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安倍政權“謗滿天下” 日本社會對其既愛又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0-02 14:39:17


 
  這一改革的要領就是給國會議員增加選舉壓力,打翻各黨派蠅營狗苟、不思進取的安樂窩,同時將國政從官僚手中奪回,重新交給更有政治活力的“新政治家們”。為達到這一目的,日本社會經過多年的鼓吹醞釀,最終決定啟用一套不急不緩的“中策”,推行小選區比例代表並行制。在這套制度下,日本眾議院將由295名小選區當選的議員和180名出自比例代表選區的議員組成。其中在295個小選區中都只能有一名當選議員,這有利於占優勢的候選人“勝者通吃”,而比例代表制則是為了彌補這種“簡單粗暴”的選舉制度所導致的“代表性”不足的缺陷,允許各政黨按照其在小選區中的得票比,補選部分靠前的落選人進入國會。這一政治設計的意圖就是要提升民主制度“少數服從多數”的一面,而削弱“各階層團體均能得其代表”的一面,以提升選舉的競爭性和政權的行動力。同時,按照各國的通行情況,越是簡單的“多數決”越是有利於大黨,而其終極目標就是形成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對峙的兩黨制。

  這一具有明確目的性的“政治科學實驗”一度取得了矚目的成功,使得民主黨一度不僅足以與自民黨相抗衡,甚至還占上風。然而,由於在選舉制度上仍然存有大量有利於小黨生存的“首鼠兩端”的設計,加之民主黨本身也染有“55年體制”的痼疾,因此在安倍率領自民黨重新奪取政權之後,日本的反對黨始終處於一盤散沙、群龍無首的狀態,這使得日本政權仿佛又重新回到了自民黨一黨優位的“老日子”裡。雖然說看上去“風光無限”,然而這種“倒退”歸根到底卻是日本社會所無法接受的,因此這種狀況也是不可能長期穩定的。一旦較為強勢的安倍因自民黨內的派閥鬥爭傳統而離職,重演福田、麻生等“二代首相”魚貫而出的話,自民黨也必將被再次拋棄。以此而言,安倍政權絕非是日本社會所真正青睞的政治模式,無論其看上去多麼強勢,都無法改變對其“過渡體制”的定位。

  日本社會對安倍的期許相當曖昧

  然而就在自民黨政權遭到厭惡的同時,對於日本社會而言,作為具有西式領袖特點、相對疏離派閥、敢於擔負責任的安倍本人卻又有著讓日本人“愛不釋手”的一面。儘管與福田等人一樣也出自於政治世家,並且被視為文化和民族保守主義的象徵人物,但是如果單看安倍的經濟和行政政策的話,又絕不能稱之為日本的保守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