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台南縣31鄉鎮市 歷史、地名釋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25 22:41:57  


 
  11. 大內鄉 
 
  大內鄉是“曾文區五鄉鎮”之一,位處此區東南隅,東臨玉井鄉,西隔曾文溪與善化鎮相望,南接山上鄉,北近官田鄉和六甲鄉,全鄉面積七十平方公里,戶籍數有四、000戶之譜,人口則有一二、000人之間;曾文溪在鄉境轉了三個大彎,形成許多淺山台地。

  “大內”原為平埔族西拉雅系大滿亞族(Tevorangh;即“大武壟社”)的故地;清初漢人入墾此區,部分平埔族人遂被推擠向內山移墾,形成埔漢合墾區域。因漢人由平地進入此地已屬山地內側,故原稱“內庄”,一九二0年日治政府地方改革,以此地為“大武壟”故地,乃易稱為“大內庄”,簡稱作“大內”,戰後改庄為鄉而為“大內鄉”。

  12. 佳里鎮
 
  佳里是今天台南縣沿海地區所謂“北門區六鄉鎮”的首善鄉鎮,全鎮面積三八‧九平方公里,戶籍數有一六、000戶之譜,人口則有五七、000人之間。 佳里舊稱“蕭壟”,此為平埔族西拉雅(Siraya)系“蕭壟社”的社名。依據‘巴達維亞城日誌’記載,蕭壟社是在一六三六年才為荷蘭人所征服,社民以務農為主,相傳荷人曾授予一二一頭役牛獎勵農作,耕地約略在今天的佳里鎮、將軍鄉和七股鄉一帶。 

  “蕭壟”之名一直沿稱至日治時期,初稱“蕭壟堡”,後改稱“蕭壟庄”,一九二0年台灣地方制度改革,以蕭壟地處古天興縣治的“佳里興”附近,而改為“佳里庄”;同時合併“北門嶼”和“蕭壟”兩支廳為“北門郡”,郡所在地即設於佳里。嗣後庄制升格為街制,戰後再改街為鎮,即今“佳里鎮”。

  13. 學甲鎮 

  “學甲”原為平埔族西拉雅系蕭壟社的支社,乾隆卅九年(一七七四年)余文儀‘續修台灣府志’有“鹹水港之西學甲社”的記載,市區仍有“後社”、“中社”和“下社仔”的社名,今有人望文生義云:“此地因宣揚漢學之道,文風鼎盛,‘學’問‘甲’天下,故名學甲。”又傳云明末福建泉州同安縣白礁鄉陳、李、謝、莊等四姓軍民隨明鄭來台,於將軍溪畔“頭前寮”登陸入此開墾,陳謝兩姓多居“中社”、“縣內仔”,李姓多居“下社仔”和“七塊厝”,莊姓則分居“後厝仔 庄”,之後並向四面作放射狀的拓墾,分別建立包括學甲、中洲、大灣、草?、山寮、宅仔港、學甲寮、倒風寮(以上八地隸屬學甲鎮)、三寮灣、溪底寮、二重港、渡仔頭、灰窯港(以上五地隸屬北門鄉)的所謂“學甲十三庄”。

  康熙卅二年(一六九三年)張茂獲准在此開墾,至清道光年間,學甲始設“學甲堡”,轄急水溪下流一帶,除學甲庄外尚包括“溪底寮庄”、“溪洲仔寮庄”和“中洲庄”等。日治時期改為學甲庄,光復後改為學甲鄉,一九六八年升格為學甲鎮,全鎮面積五三‧九平方公里,戶籍數有八、七00戶之譜,人口則有三0、000人之間。 

  14. 西港鄉 

  西港鄉在佳里鎮之南,曾文溪北岸,因在“直加弄港”(今之安定鄉)之西,乃俗稱“西港仔”,與“外渡頭”、“蚶西港”同為清代台江北岸的汊港。 “西港仔港”在明鄭時期屬天興州“永定里”,清領之後改稱“安定里”,清中葉之後,台江逐漸陸化,“西港仔”遂失去港口機能,道光十五年(一八三五年)正式設為“西港仔堡”。

  日治時期,一九0一年全台改設二十廳,“西港仔堡”隸屬“鹽水港廳”;一九0九年台灣再改設為十二廳,“西港仔堡”歸隸“台南廳”管轄;迨一九二0年台灣地方制度改革,廢廳堡而改設州郡;戰後,一九四六年改州郡為縣區,改街庄為鄉鎮,“西港庄”遂改為“西港鄉”,全鄉面積三三‧七平方公里,戶籍數有六、九00戶之譜,人口則有二六、000人之間。 

  15.七股鄉 

  七股鄉在將軍鄉之南,與北門鄉、將軍鄉同為台南縣濱海三鄉之一,土地面積幾與台南市相近,是縣境的大鄉。七股鄉境大抵在清道光三年(一八二三年)曾文溪改道,台江陸浮之後才陸續被開發,其時台灣兵備道孔昭虔派員勘丈放租給墾,而由洪理、黃軍等十六股首招佃開墾,其中七人合股(以“菅仔”作為股界)築寮在此開墾而稱“七股寮仔”或“七股寮”。

  一九二0年地方制度改革去“寮”簡稱為“七股庄”,戰後沿此設為“七股鄉”,原轄域擴及曾文溪南岸的今台南市安南區“土城仔”和“青草崙”兩地,一九四六年安南區歸併台南市,七股鄉始定型為今日轄域,全鄉面積一一0平方公里,戶籍數有七、四00戶之譜,人口則有二六、000人之間。

  16 .將軍鄉 

  將軍鄉在北門鄉之南,與北門和七股兩鄉同為台南縣濱海三鄉之一;全鄉面積四十三平方公里,戶籍數有六、八00戶之譜,人口則有二三、五00人之間。 “將軍”之名由來,據云:於康熙年間(西元一六八三年),清廷派提督施琅將軍,率領水師兩萬進攻明鄭台灣,相傳施琅攻克澎湖後,便揮軍渡海,而登陸現今鄉境之將軍港。清廷統治台灣後,賜封一部份土地給施氏,東起烏山頭,西及馬沙溝,施琅率族人(施姓)及親戚(吳姓、王姓)前來,開墾歐汪溪畔,即今日之將軍溪附近,在此境內,有一古塚,塚中有一古石,上書‘將軍’兩字,下書‘吳施王姓’同立,可作上述事蹟之佐證。 

  但從鄭氏台灣地圖上記為‘歐王社’(亦作‘歐汪社’)。據說:永曆十一年(西元一六五八年),甲螺郭懷一,集同志欲驅荷蘭人,事洩被殺,亦因此惹起荷蘭人召平埔番助戰,盡殲漢人於‘歐汪溪’,漢人從此絕跡,直至施琅將軍克台,清廷將歐汪一帶,封賞施氏宗族親戚入墾為止,此地為施琅將軍之封賞地,故曾收‘將軍租’ 多載,地名,亦因此而永定。又據:同治十年八月之園契所記,施琅將軍派李某為督墾,而與庄佃締結契約所載,現在玉山村(即山仔腳) 有一號稱之為“公館”的小村落,亦就是當時將軍府之舊址,將軍亦由此而得名。戰後街庄改鄉鎮時,沿日治時期“將軍庄”而稱“將軍鄉”。 

  17. 北門鄉

  北門昔為倒風內海西線之島嶼,因在台南府城之北,有如扼城之門,故曰“北門”,清初稱“北門嶼”。早期的“北門嶼”是台江各內港北上與笨港、猴樹港、龜仔港、鹽水港、麻豆港、土地公港、鐵線橋港等,往來必經的航運孔道;另本地居民亦以小舢舨往來澎湖之間貿易通商,互通有無。嘉道年間“北門嶼”陸連後,就積極建設鹽田。

  一八九五年,日人領台後,廢止鹽專賣,對鹽業不加管理,鹽田日漸荒蕪。一八九九年,日人重行鹽專賣時,北門鄉的鹽場始再興盛。日治初期,北門鄉為台南縣唯一的漁港,海航發達,漁業、晒鹽一時稱盛。日人曾在此設“北門嶼支廳”,後因港口逐漸淤塞,港口功能消失,成為單純的鹽村。一九二0年置“北門庄”,戰後翌年即一九四六年改庄為鄉,與將軍、七股同為台南縣濱海之鄉,全鄉面積四四‧一平方公里,戶籍數有四、000戶之譜,人口則有一三、八00人之間。

  18. 新化鎮 

  新化鎮是“新化區九鄉鎮”之一,亦為此區的兩鎮之一(另一為善化鎮),位處“潭頂溪”(那拔林溪)以南 至“許縣溪”以北地帶,北隔“潭頂溪”與新市鄉、山上鄉為界,南鄰關廟鄉、左鎮鄉,西隔“許縣溪”與 永康市相望,東邊則以“那拔林溪”(潭頂溪)和左鎮鄉交界,鎮域大抵以“南二高”為界,分成西半部的平原區和東半部的山區;全鎮面積約有六十二平方公里,總戶數有山一一、七00戶之譜,人口約在四五、000人之間。

  新化古名叫“大穆降”,為平埔族西拉雅系新港社“大穆降”支社的舊地,“大穆降”(Tavocan)為平埔語,意為“山林之地”;後來漢人經新港溪﹝今許縣溪一帶﹞至洋仔港﹝今本鎮豐榮里﹞進入大穆降社定居,“大穆降”之名使用多久尚待考證,於清朝時代稱為“大目降”,在《台灣縣志》裡即有“大目降庄”之名,清嘉慶年間亦出現“大目降街”名稱,而此間碑記亦刻“大穆降”者。

  清代,新化稱為大目降,劃歸台南府;日治初期(1898)置大目降辦務署,旋因官制改正創設大目降支廳,迨至一九二0年依照台灣制度改為“台南州新化郡”,並置郡役所於新化,同時改為新化街。戰後,於一九四六年一月依據台灣省鄉鎮組織規程,新化街改稱新化鎮以迄至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台灣走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