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的藝術空間也大大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比如國際單位這個空間,自我知道有這個空間的計劃到它正式與公眾見面之間的這個時間很短,其實我今天也是第一次來這個空間,看到場館感覺還是相當不錯的,而且跟我們這個展覽的結合也非常不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信息時報:開幕式上,您提到從美術館的層面上梳理當代青年藝術的重要性,可以再詳細談談這個話題嗎?
王璜生:我是覺得,擁有官方力量的機構應該從更加中立更加有高度的一個層面上著眼進行學術以及展覽的活動,因為它們所擁有的號召力、力量和民間機構不太一樣,應該以更有專業精神的工作方式,建立在一個具有學術高度而且更有公共服務精神的層面上,來為年輕藝術家服務,或者為一個區域的文化服務。或者說,具有某種責任感、獻身精神,才能做得好。我很期待擁有官方資源的機構,比如美術館、博物館,能擔起職責。當然民間機構有民間的作法和優長之處,也不能彼此代替。
信息時報:展覽中提出了六個關鍵詞,即蔓生長、自媒體、微抵抗、宅空間、淺生活、未知數。這是基於對本次展覽參展藝術家與作品提出的呢?還是策展團隊對當代藝術家的一個整體性的觀察結果?又或者是進一步代表了當代青年在文化角色上的整體態勢?
王璜生:其實是交叉的,我們更希望是對整體上的青年藝術現象、或者說這個階段所凸現的某種青年藝術現象的關鍵詞的所謂提出與表述。不僅是藝術現象,也是一種文化現象。當然,並不是說用這些關鍵詞進行作品的歸類或者說當代青年藝術就只有這樣幾種樣式,不是的。
王春辰:這次參展的藝術家年齡都限制在35歲以下,對35歲以下青年一代藝術家的創作生態的觀察與分析,也許可以為研究下一階段及未來中國藝術的走向,提供材料和依據。對我們這次展覽的名稱“亞現象”,也有人提出批評的意見,認為“亞現象”和“亞文化”有關係,不是一個很正面的概念,我們是不是以一個強勢的態度對青年藝術做了過分的解讀?但是,對於發生的藝術,如果沒有梳理,這些藝術現象就是一盤散沙,無法從整體上得到把握。我們在策展的時候也經過很多的討論,圍繞著兩百多名被提名的藝術家展開了反覆的討論,才提出了這些關鍵詞。“亞”可以是還沒有被發現的、還沒有進入主流的,它是一個生長的過程。藝術生態中的亞現象,往往是對氣候變化最敏感、又容易被忽視的群類。比如我們用“蔓生長”這個詞,來描述一種當下青年的狀態,他們自由地、不受約束地發展自己的個性和語言,超出傳統學院的語言和我們所認為的藝術樣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