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莫言何必急著去大學當教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27 09:48:41  


  中評社香港1月27日電/四川在線刊載文章說,中國首位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莫言1月22日傍晚現身北京師範大學,受聘為該校文學院教授。莫言說,希望不久的將來,中國作家能再次登上瑞典的領獎台。(1月23日《新華每日電訊》)

  身為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從對文學的理解,莫言也許是夠資格當教授的。但是,大學中文系的教授與作家又不能完全劃等號,當得好教授不一定當得好作家,這不用證明,“大學中文系不培養作家”已成了當下的真實寫照;當得好作家是不是也一定當得好教授呢?這卻不一定,有成功的例子,1950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威廉福克納,於1957年成為弗吉尼亞大學教授,1976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索爾貝婁,獲獎後先後任教於芝加哥大學、波士頓大學,他們直接大學新生授課,教授創意寫作等文學課程,在文學界和學術界傳為佳話。然而,大多數是失敗者,不僅學生和同行評價不高,還影響了自己的文學創作,從總體來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選擇到大學任教的少之又少。

  人各有志,莫言選擇到大學當教授是他的自由和權利。但從新聞中,我們似乎可以讀出一點異樣。莫言說他最慚愧的是沒有認真學習,沒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學問修養,“知道我這個碩士是徒有虛名,我再奮鬥十幾年爭取及格。”當然,這句話也許是莫言的自謙,然而後兩句話,可能就是實話了,一句是“寫論文比寫小說難多了,我寫小說一天寫一萬字,寫論文兩個月才寫一千字”,另一句是“當老師要說許多話,而自己是極不會說話的一個人”。言語之中,顯出對當大學教授還沒有准好。為何莫言又答應了去當教授呢?原來莫言畢業於北京師範大學與魯迅文學院合辦的作家研究生班,並獲文藝學碩士學位,北師大還為他準備了當年包括成績單在內的所有檔案材料作為禮物,母校的邀請盛意難卻。

  曾經,魯迅、朱自清、聞一多、沈從文、梁實秋、周作人、徐志摩、老舍、冰心等許多作家,都曾在大學執教,他們不僅留下了眾多經典文學作品,在學術上也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然而,隨著大學內部的教育、學術體制日益規範化,特別是科研成果論文化,科研水平量化,論文寫作模式化規格化,越來越多的作家難以適應這種單一的思維方式和表達方式,更加上大學不再以培養作家為己任,作家們便不得不與大學保持若即若離的狀態。近年來,作家當教授的消息不斷傳來,金庸當了浙大文學院院長、二月河當了鄭州大學文學院院長、阿來[微博]到四川社科院當碩士生導師、馬原[微博]進了同濟大學、梁曉聲進了北京語言大學、閻連科[微博]和劉震雲[微博]進了中國人民大學……作家走進大學當教授,能否打破已經僵化的評估體系,活躍和豐富校園文化生態,值得觀察。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