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莫言何必急著去大學當教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1-27 09:48:41  


 
  然而,作家當教授,能否在傳道授業解惑的同時,繼續提供鼓舞讀者的優秀作品呢?大學有“象牙塔”之稱,也有封閉、遠離社會、脫離現實之嫌。魯迅先生曾號召革命的文藝家要走出象牙之塔,到社會中去,到旋渦的中心裡去,這樣才能創作出反映現實生活的好作品。作家關懷社會,就需要作家持守一個獨立的、自由的、屬於自己的精神空間,這和莫言說的一樣:“好的文學不應該是清澈透明的,而應具有豐富性、複雜性、甚至曖昧性。好的作品應當讓讀者隨著時間的變化而有不同的感受,既有極大的彈性,又有極大的模糊性”。而大學有形無形的邊邊框框,或多或少對作家是有束縛的。正因為如此,我們看到的,多是成名作家走進象牙塔,卻很少見到作家從象牙塔裡成名出來。

  作家為何選擇象牙塔?已經公開的理由,主要是兩個,一是對大學校園有一種獨特的情懷,對教授學生有著特別的鐘情,如威廉福克納、索爾貝婁等;二是創作靈感枯竭,依借名氣,尋找一個養身養老之地。莫言反覆強調,自己仍是一名農村作家,似乎還沒找到進入象牙塔的最佳理由。面對獲諾獎後,各種榮譽紛至沓來,莫言說對此保持著清醒認識。但願,莫言選擇去大學當教授,也是清醒認識下的選擇。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