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當舌尖中國碰上食品安全 誰更真實?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30 10:25:43  


 
  當晚10點半,第一集《自然的饋贈》在央視一套播出。畫面首先把觀眾帶入蒼茫神秘的香格里拉原始森林,藏族姑娘卓瑪在山林裡找尋同樣神秘如精靈般的食物——鬆茸。

  雨季過後,鬆茸瘋長。為了得到這種保鮮期只有兩天的珍貴食材,卓瑪和媽媽凌晨3點就出發,穿過村莊,步行走進30公里外的森林。憑借經驗,她們準確地在厚厚的鬆針覆蓋下找到鬆茸。為了延續這一自然的饋贈,鬆茸出土後,她們會把菌坑掩蓋好,以免菌絲被破壞,而這是藏民一直恪守的規矩。

  “這種叙事方式顛覆了我對國內紀錄片的印象。”黃哲是央視紀錄片頻道的忠實觀眾,他覺得國產紀錄片早已落入窠臼,“大段的畫外音、專家訪談、人物記述,強迫你接受一些東西,就像是灌輸,但這次不同,切口更小,故事也更溫情,像之前播的韓國紀錄片《面條之路》。”

  當然陳曉卿也一直很鄙夷這樣的方式,雖然自封“婚紗攝影專業”畢業,但他歷來不習慣在紀錄片裡讓所謂專家來指指點點,“不需要去引導觀眾”,只是擺事實,不講道理。

  更苛刻的紀錄片觀察者以為這部片子整體質量並不算高,還有不少瑕疵,但貴在接地氣,以至於在豆瓣上還能得到9.6的高分。“原以為是一期美食地圖、吃貨聖經,不承想是一次秘境探幽,每一集都強烈地刺激著自己的味蕾和好奇心,恨不得馬上跑到這令人產生無盡遐想的地方去一探究竟!”有人在網上道出了其中玄機。

  純粹的“吃貨”自此每晚蹲守在電視機前幫它提升收視率,等“諾鄧火腿”、“酸笋”、“魚頭泡餅”、“醉蟹”、“岐山臊子面”都齊齊閃過時,面對高清攝像機拍下的精致畫面,他們一邊流著哈喇子,又一邊流著眼淚。

  “看到挖藕人行走在淤泥裡,養家糊口非常艱辛,真的很讓人感動,而那種原汁原味的鄉土中國畫面撲面而來,更讓人熱淚盈眶。”黃哲沒記住美食,卻記住了那些勞動者的生活和他們的笑容。他已經無法認同將其簡單地歸為美食紀錄片,“那真的是一部社會紀錄片。”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