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晚清名士方希孟在從鄭州赴烏魯木齊考察鐵路規劃建設途中,對沿線的奇特景觀多有描述。在其《西征續錄》中這樣記述:“十餘裡入山,四面赤峰,巉岩硌埆,險惡可怖,地雜沙石,不能耕種,故恒童禿不毛耳。四十裡至朱家井宿……”這是他進入龍鳳峽後,對“天斧沙宮”景觀的直觀描述。
1925年,北京大學陳萬里教授在赴敦煌考察途中,曾經過蘭州,並對“天斧沙宮”現象進行過記錄。在其《西行日記》中這樣寫道:“過黃河鐵橋、金城關,十裡至十裡店,棗林極盛。又十裡則桃樹遍野,旬後當可放花矣。自此轉向西北,入叢山中,土色朱赤,其崩陷處有筆立若削成者,遠望之,頗似圓明園劫後所遺留之石柱,極可觀也。車行澗中,是名沙溝,如此約十裡朱家井宿,是日行四十裡”。6月27日東返至永登鹹水河,次日行“七十裡朱家井尖。一路均在山中,斜坡上時見白花一片,微風送來,略作棗花香。花誠可愛也!尖後四十裡到蘭州……”
現代著名記者薩空了先生也對“天斧沙宮”進行過較為詳細的記述:“過了黃河便是交通檢查站。這裡的登記手續極為複繁,耗費時間不少。過此不遠便轉入夾在北方特有的黃土山中的一條峽道,這裡據說叫做朱家井。兩旁全是童山,沒有一株樹木、一戶人家……半山間遠遠地望去,像是一圮廢了的羅馬宮殿形式的浮雕、圓柱、拱門,雖然出於自己有一點美術史的修養的擬想,但是那形象也的確很像。這種浮雕似的形象,我想是黃土層受了風雨的衝蝕而構成,應該是西北旅途中的奇觀之一。”
傳說
離開劉沙(安寧劉家堡至沙井驛)公路折北三裡,就是龍鳳城。這裡三組呈三角形排列的奇特建築群,就是連環營寨的前寨、中寨和後寨。三寨為連環寨,又被人稱做為“女王國宮殿”。傳說女王就住在這裡,所以起名“女王宮”。女王宮裡的女王殿,四周均由玲瓏奇巧、爍爍生輝的寶塔石鑲嵌而成,殿墻上部還刻有形態逼真的且神態各異的動物類雕像。
皋蘭縣文官局研究人員介紹,相傳歷代女王換人不換宮,但各朝代留給後人的傳說都不一樣。在女王宮古城堡的後面,有一道依山形而起伏的百米長廊,人稱宮廷長廊。它是從女王宮通往後宮的一組建築,整個建築由三大塊組成。前一部分是由幾座石墻、石門砌成的平頂塔,據說這裡專門收藏眾大臣呈遞給女王的各類奏章、軍事密件等;長廊的中甲部分是一座雕梁畫棟的亭樓式宮塔,亭閣飛檐下懸掛八盞長明燈,東面墻壁中央留有一八卦形窗口,據說女王常在窗下處理政務,學習兵法、批閱各類奏章;長廊的後院分左右兩棟建築,左邊坐西向東的二層樓閣,像是侍奉女王的宮女們居住的地方,宮女們粉紅色的胭脂水從二樓陽台上流到院子裡,至今痕跡可見。坐北向南的幾座高門窗單面層樓,據說是保衛女王的將士們的住處。隔壁還有幾間兵器庫、馬棚、拴馬樁等。從宮廷長廊出來再往後面走,就是女王誦經的地方,也叫誦經殿。誦經殿的後面有兩個拔地而起的寶塔,塔後是一組秀雅的建築。布局十分合理、協調。據說這裡是仙女們下凡時居住的地方,故稱仙女宮。這兩個流金溢彩的高塔,猛一看欲傾欲墜,細一看穩如泰山,雙塔並立,插入雲端。據說此塔是女王專門為仙女們修建的降凡落腳第一站。每當夜靜天晴、明月高懸的時候,仙女們便飄然降落在塔頂上,然後再由宮女們把她們迎進仙女宮。女王高興時,常來此宮和仙女們嬉戲。
(來源:蘭州晚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