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金磊:建築文化與中國文化大發展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3-01 00:07:00  


 
  到了19世紀中葉,在中國的滿清王朝陶醉於自己的“康乾盛世”,不顧在鴉片戰爭中的敗仗,斥巨資建造北京的“三山五園”時,大英帝國則用技術含量更高的建築來表現自己的輝煌,它用的是象徵永恒統治的石造實體構築,1851年世界博覽會建造的“玻璃宮”則是體現其工業和技術成就的建築形式。儘管在那些熱衷於“永恒”的新哥特或新古典主義的標誌建築人士的眼中,玻璃宮不過是一座臨時建築而已,但1887年~1889年建造的巴黎埃菲爾鐵塔是玻璃宮生命力風格的繼承與發揚。
 
  建築文化發展的主要命題與建言
 
  文化部原部長、中央文史研究館館員王蒙在《北京的文化與記憶》一文中說“文化、文史都是一個積累和記憶的過程,沒有記憶就沒有文化”。他列舉的大量北京城的記憶都有城市變遷問題,都有胡同及四合院作為背景,在這個文史記憶中,建築的載體作用十分明顯。
 
  現如今,各類城市文化展湧現,但那些斑駁影像中的文化建築顯影尤其令人關注,任何再崇高的文化理念,也要落實到城市現象、城市生活中,其中具有本土文化的建築令人難以忘懷。建築在這裡幾乎成為檢驗城市文化的標誌,在當下很難設想一個城市、街區、社區的文化建設好與劣,可以拋開建築文化不提。
 
  中國傳統建築的毀滅與消失雖是舊話重提,但應再提及。據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結果,雖有些傳統優秀建築已納入搶救和保護名錄,但城市化的推土機仍在蕩滌著它們,這裡不僅有自然損壞及災害損毀,維修過度乃至翻新錯誤外,更有地產開發拆毀、城中村改造拆毀、城市建設破壞拆毀的情況,突出表現了城市管理者缺少文化自覺及文化保護意識。
 
  據衛星觀測,北京有四成文化遺產蕩然無存,北京文物局公布的539座受保護的四合院已拆掉200座。再從當代城市規劃、建築設計的一系列作品看,六到七成的設計作品屬模仿和複制。筆者一直在想,政府及學術界一再倡導“自主創新”,設計界(含產品設計)何以不好好響應呢?本來,個性是設計的第一生命,為什麼至今有那麼多青年學子仍舊認為設計是西方的,中國根本就沒有設計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