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香港本土藝術 怎麼了?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21 00:05:57  


 
  何:其實“活化工廈”並不是打算去幫文化界的。他主要是考慮商業方面的,多些發展物業多有稅收。許多本土藝術家在2003年“非典”期間,趁著樓價低迷開始租用一些較大的空間作為工作室。其實活化工廈,是趕絕了這些藝術家的。因此藝術家抗議,政府試圖解決這個問題,在石硤尾將一些工廈翻新租給藝術家,將這裡變成一個藝術區。但是經過翻新後的空間價格依舊高昂。不僅嚇退了藝術家,而且因為石硤尾是一個較為平民的社區,居民看到這樣的地方反而不敢走進去。好像將這個地方變成了動物園一樣,大眾看藝術家就是“看,這個是畫家”“這個是雕塑家”,十分怪異。

  政府其實可以做的事情很多的,例如對藝術家進行資助,在這些大廈內租用一塊場地給藝術家做展覽等。這樣才是對一個文化區有機的培育。可惜如今政府的邏輯是,一定要全部重建。這是一個對資源的浪費。一個西九龍文化區花費218億港元,其實只要政府拿出2800萬去火炭,扶持藝術家發展,香港的藝術發展就能很好地發展了。其實這體現了,政府不願意跟民間去協商,不了解民間需要。這個問題其實在國內也是十分突出的。

  出走與留守,都是問題

  記者:據您所知,有沒有香港藝術家選擇北上神州找新的發展?香港藝術家北上的可能遇到什麼問題?

  何:有,還挺多的。因為你在北京租用一個畫室都會比香港便宜很多,甚至你還可以請一些人幫你做作品。而且北京現在是當代藝術發展中心,機會也會比較多。但其實如果你從一個到令一個地方生活,總會有種精神分裂的經驗的。首先是文化氛圍很難有所認同,其次是語言,還有當地生活圈子也很難打進去。你在北京要畫什麼呢?總不能在北京畫香港吧。然後在北上的經驗中找到創作題材,這是每一個香港藝術家都會遇到的問題。

  記者:綜觀歷屆ART HK,越辦越紅火,但是都對香港本土藝術家的推薦不足,您是怎麼看待這個情況的?

  何:香港作為第三大藝術交易市場,其實是有許多客觀的因素決定的。人家看中香港搞博覽會,不是因為他們喜歡香港藝術,而是喜歡這裡的稅制和組織能力。在這個平台上沒有香港藝術的身影,似乎變成了香港藝術的宿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