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董其昌《栖霞寺詩意圖》畫軸探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2-20 09:34:03  


 
  此外,董其昌不僅精通字畫鑒藏,而且還擅長書法,善於博采晉、唐、宋、元、明諸書家之長,汲取個人所需,尤以行草造詣至高,曾與“邢(侗)、張(瑞圖)、米(萬鐘)”並稱書壇上的“晚明四家”。所作筆墨有致,飄逸空靈,盡得其妙,別具一格。清代文人王文治在《論書絕句》中,稱其書法乃“書家神品”。董其昌畢生書畫創作較豐,在古今藝術品市場上一直較受追崇,並有《畫禪室隨筆》、《容台文集》、《骨董十三說》等著述存世。

  綜觀董其昌80多年的人生經歷,數入宦海起伏不定,面對仕途功名和恬淡退隱生活,他的心境始終較為複雜。一有風吹草動或處境不佳時,董其昌便會選擇辭職歸隱,退出官場以求得自保。天啟五年(1625年),時任南京禮部尚書的董其昌,“深自引遠,逾年請告歸”。此間混亂不定的政局態勢變化,促使董其昌在個人的內心深處,產生了期盼尋找一方清淨天地的願望,自然便很容易地聯想起金陵東北郊的栖霞山等佛教聖地了。上海博物館藏的《栖霞寺詩意圖》,正是他在天啟六年(1626年)辭官後創作的一幅內心禪畫。

  觀《栖霞寺詩意圖》,畫家融“深遠”、“平遠”法等於構圖布局之中,突破了栖霞山一帶原有的自然地理形貌束縛。董其昌在畫面中雖未鈐印,但右上側卻親筆題有唐人權公(德輿)的禪詩、並且自署款識:一徑縈紆至此窮,山僧盥漱白雲中。閑吟定後更何事,石上鬆枝常有風。權德輿栖霞寺壁詩中畫也。丙寅(即明代天啟六年、1626年)六月寫於蕭閑館。丁卯(即明代天啟七年、1627年)五月望題。玄宰。畫面近景為曲溪坡石,紛雜林木,不遠之處乃樹叢掩映中的村舍人家。一徑縈紆入山,峰回路轉,山勢突兀挺拔。在陡峭峻險的山腰間,古樸莊嚴的名刹栖霞寺,伫立於煙雲繚繞之下。遠眺山巒聳秀,氣勢磅礴,雲嵐煙靄,縹緲虛無。崖下溪水汩汩,迂回流轉,平添了不少的山野幽趣。整幅畫面但見山明水淨,而不聞人禽鳥獸,幽寂之中似乎帶有某種神秘的禪意氛圍。這些皆為權氏的詩意,董其昌渲染烘托出清澈澄明的佛家情境。畫面之外,卻為人們留下了廣闊無垠的馳騁想象空間。

  釋門素有“佛即是心,心即是佛”之說。崇尚“頓悟”修行的董其昌,醉然寓禪於畫中,情不自禁地流露出一種禮佛參禪的避世情懷,進而表達出超然豁達的人生感受,藉以開悟性靈、淨化人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