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即使在同一朝代,因為等級尊卑,服飾也大相徑庭。官員與百姓穿不用說了,讀書人與市井小民穿的也迥然有別。明朝剛立國的時候,讀書人穿的衣服因為“無異胥吏”,朱元璋還曾下令改進,“凡三易,其制始定”。在魯迅筆下,“孔乙己是站著喝酒而穿長衫的唯一的人”。穿長衫,即表明他把自己排除在“短衣幫”——底層勞動者——之列;而因為落魄,他又不能“慢慢地坐喝”。正因為傳統服飾的豐富多彩,“用任何一種已有的形式都不能代表”國服,所以要設計。然而,並非傳承而是設計出來的“國服”,因為沒有承載歷史的文化內涵,缺乏相應的厚重感,與尋常時裝設計又有怎樣的區別呢?這樣的所謂“國服”有生命力嗎?
北京奧運的時候搞的是“華服”大賽,前幾年APEC會議在咱們這兒開的時候,與會各國領導人穿的叫“唐裝”,複古愛好者們要振興的是“漢服”和“深衣”,如今又添了“國服”。好家夥,本來是想“名正言順”,不意名堂上先弄得五花八門。現在的問題似乎倒不是我們需要“國服”與否的問題,而是那些在服飾上糾纏不休的人們究竟想要幹什麼的問題,這種十足的表面文章何時停下來的問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