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現成例子是,剛剛於8月中旬落幕的“上海夏季音樂節”,邀請了包括波格萊里奇、巴倫波伊姆、李雲迪以及英國皇家愛樂樂團等諸多名家、名團。這場音樂節的明顯特征是,音樂節所有演出門票價格控制在30元至300元。據稱,連旁邊賣飲料的茶鋪小妹,也覺得“聽著覺得蠻好聽的”,其追求大眾化的努力,效果顯而易見。
普羅大眾難以欣賞到高雅藝術的“攔路虎”,表面看,似乎主要問題出在票價虛高,而實際上,這還和政府(當然也包括企業和大眾)對待文化的理念有著莫大關係。如果哪個城市重視文化藝術,並從政策、稅收和資金上予以大力扶持,那時候公眾便可享受穿著T恤聽古典音樂的樂趣,而一貫被認為高高在上的藝術家們,想必也樂於脫下正裝,走近大眾。有句話說:“文化的繁榮是發展的最高目標。”讓人納悶,為何這一理念在國內許多地方始終停留於紙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