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當年我最喜歡的是刨冰,攢足了錢,到冷飲攤上買盤刨冰,那才是一種得天獨厚的享受。用具並不多彩兒:一個高腳的玻璃托盤。刨冰機嘩嘩一響,刨出的是冒尖兒的一盤雪白的冰絲兒,而不是冰沙,之後再澆上或紅或綠或黃的果料、香精,有香蕉味兒的、蘋果味兒的、橘子味兒的……隨你挑。一盤吃下去,從腦瓜頂涼到腳背兒,真是透心兒涼。不僅暑氣全消,而且餘香滿口,回味無窮。可惜,這樣的機會不多。現在的刨冰,我不敢恭維,種類琳琅,五光十色,但每種都加奶油,似乎無奶不成食了,早已不是刨冰,而是刨奶了!
最可回味的是冰核兒。早年間,北京人就知道冬屯夏涼的方法。據說此法還是從周代傳下來的:冬三九天人們從河湖裡取冰,冰塊兒長一米多,寬約一米,藏進事先挖好的冰窖裡。冰塊兒層層碼好,用草簾子蓋嚴,夏天一到,車拉馬馱,送到冷飲店、菜市場,冰凍水產和各種冷飲食品。只要拉冰的車一到,人家卸冰的時候,就忙了我們這幫孩子了,搶那些碰掉的碎冰,放進小筐裡,邊走邊啃,兩手冰得通紅,可吃得津津有味兒。有時拉冰的把式,特意用鑹子鑹點兒不成材的小冰塊兒,讓孩子們撿。趕不上拉冰的車,就從賣冰的小販那兒花幾分錢買一小筐兒,比吃冰棍兒實惠多了,這就叫買冰核兒。後來我約伴兒去了幾次馬家堡冰窖,那才叫冷得過癮,在冰窖裡不穿棉大衣是待不住的。
老北京的消夏方法很多,這都是咱傳統文化,借鑒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