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薛家窑風光不在 熟練技師不足五人
http://www.CRNTT.com   2011-06-24 10:13:11


 
  上世紀90年代初,薛家窑的制陶業步入了春天。產品式樣由最初的缸盆壺罐增加到綉球、筆筒、兒童玩具、花車、鈴鐺以及建築用的瓦當、獸頭等數百個品種。劉西開告訴記者:“那時,全村從事制陶的有500多人,年產幾百萬件陶器,村里被外聘的傳藝師傅也有幾百人。”“由於後來出現了塑料製品和金屬製品,制陶業受到了很大的衝擊,如今家家戶戶做泥陶的場景很難見到了。”劉西開話語間充滿了無奈。

  儘管薛家窑黑陶已被臨沂市列入非物質遺產名錄,但劉西開還是很擔憂:“泥陶製作工藝複雜,特別是拉坯技術全憑手感操作,工作環境差,難度大,現在的年輕人大都不願意學。我擔心薛家窑黑陶後繼無人呀!”記者了解到,薛家窑的絕大部分農戶沒有守住制陶那份“祖業”,只剩下十幾戶還在堅持,能熟練掌握拉坯技術的不超過五個人,“其餘的不是在本村從事花卉種植業,就是外出打工了。”

  劉西開就是僅有的幾個堅守“祖業”的薛家窑藝人之一。他們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基礎上,由加工甕、盆等粗糙家常容器,發展到燒制具有浮雕圖案的觀賞器皿和集環保、保健、欣賞於一身的黑陶飲水機等高級工藝製品。

  記者看到,在陶商薛希華的泥陶工藝品展廳,三足圓鼎、黑陶瓶、黑陶壺、黑陶杯、鯉魚跳龍門等黑陶工藝品琳琅滿目。據薛希華介紹,他代理的黑陶飲水機不僅暢銷全國各地,還出口至韓國、日本等地,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劉家的制陶作坊,記者還見到了劉西開23歲的獨生子劉德坤。他正在父親的指導下學著做一些造型簡單的陶器。據劉西開講,兒子雖然文化程度不高,但學制陶的悟性比自己年輕時高很多。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