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國內藝術品保險成“雞肋”?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17 08:57:19  


  中評社香港5月17日電/《北京商報》報道,震驚全國的故宮失竊案雖已告破,但“7件丟失的藏品投保額僅為31萬元”卻引人深思。僅依靠技防、人防等管理制度和措施,已無法築起文物藝術品安全的銅墻鐵壁。而近年來藝術品失竊事件頻發的背後,赫然存在的是藝術品保險上的巨大空白。

  藝術品展覽 保險剛起步

  近年來,境內外文物展覽等各類藝術品展會越加頻繁,僅2009年全國文物系統就舉辦了臨時展覽9204個,全國博物館每年赴境外的文物展覽多達80餘個。同時,越來越多的國外文物展覽被引進國內。隨之而來的風險大大增加,但配套的保險相對滯後,文物展覽的保險普及率極低。在失竊風險及各種不確定因素影響下,保險公司對這一業務也往往望而生畏。

  以去年的第二屆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為例,參展的400多件藝術珍品總價值數十億元,但這一國內最高規格的文物盛會卻遭遇了上保險的難題。保險公司對文物展覽承保實力不強,缺乏相應資料和經驗,承保和理賠經驗上的欠缺都有所顯現。在尋找保險公司時,國內公司雖都非常熱情地接待,但是藝術品保險和非藝術品保險的最大差異就在於對藝術品受損貶值後的保證。“我們最終的保單是按財產險投保。”第二屆北京.中國文物國際博覽會相關負責人說,國外專業的藝術品保險會考慮文物受損後市場價值貶值部分進行再保再賠,但國內通行做法只是對受損部分進行保險。“比如一個瓷器杯子把兒掉了,進行維修後,保險公司可以對維修費用賠付,針對文物貶值的保險案例很少有。”另外,按財產險投保另一個標準就是要跟隨固定地址,這也讓他們遇到了不少困難。“我們的展品是不斷運達的,當展品價值增加到40億元時,保險公司很為難,表示按規定一個地址上不了這麼大額度的保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