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清明節文化傳統面臨傳承隱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02 16:17:32  


  中評社北京4月2日電/距離4月5日清明節還有幾天,但中國多地已經出現人流高峰,民眾用掃墓、祭祀等方式錶達對先人的緬懷。但在祭掃人流絡繹不絕的同時,在一些民眾、尤其是青年人群體中,清明節文化傳統的傳承也面臨一些隱憂。

  新華社報道,25歲的曾小樂正在北京一家金融機構實習,她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享受清明節為期3天的“可以睡懶覺的假期”。對於從小在城市中長大的曾小樂來說,清明節是父母回鄉祭祀的日子,是別人掃墓的日子,但這些都與自己無關。

  在孔子的家鄉山東曲阜,孔子七十六代後人孔令紹認為,清明節的意義一方面在於緬懷先人,一方面在教育後人。在58歲的孔令紹的記憶中,過去在清明節前後,人們會帶著祭品、香紙到家人墳前焚燒、跪拜。家中的長輩先將一年來家裡發生的大事“講給故人聽”,然後指導晚輩上前祭拜,並告訴他們家族長輩的名字、生平、故事,講述整個家族的興衰變遷。家族的意識、傳統和祭拜的儀式就在這種言傳身教中一代代延續下來。

  “清明節強調了親人間的感情聯繫,祭祀的儀式本身也是一種對後代的教化。”山東大學民俗學研究所副教授李浩說。

  然而,這種文化的傳承在城市中正發生變化,在不少年輕人心裡,清明節越來越淡化為一個可以放假睡懶覺的日子。

  曾小樂的祖父母去世時,她只有7歲。因為年齡小,父母回鄉祭祀時從來不帶著她,後來久了也就成為一種習慣。現在她完全不知道家鄉傳統祭祀方式和禮儀,更記不清楚祖父母、曾祖父母的名字。

  “昨天有個同齡的同事說清明要回家掃墓我還覺得很驚訝呢。可能在農村還比較講究這些。”曾小樂感嘆說。

  與她有相同感嘆的還有在濟南一所學校教書的劉凝。劉凝的父母因為工作關係從內蒙古搬到山東定居。由於路途遙遠、工作繁忙,他們很少在清明節回去參加家庭的祭拜活動。對於家族的歷史、先人的事跡和家鄉風俗,劉凝都是“一知半解”。這种家族傳承的失落讓劉凝覺得有些遺憾,有點“數典忘祖”的愧疚。

  “清明節的一些習俗,不要說年輕人,就是年長一些的,也未必有印象。不只是城市,在農村同樣也在被慢慢遺忘。”李浩說。

  中國許多傳統習俗誕生於農業社會,在現代社會中,尤其是在城市化進程中往往面臨著傳承和發展的難題。山東社會科學院儒學研究所所長涂可國認為,雖然社會的形態和人們的觀念發生了改變,但是祭祀文化的繼承對於當代人還是十分必要。

  涂可國表示,在儒家文化主導的中國傳統社會,注重血緣上的傳承,人們通過節日的祭祀體現對先人的緬懷、感激。他還認為,清明節傳統的傳承也是人們精神生命的一種延續,年輕人隨著年齡的增長,也會更加重視這種文化傳統。

  李浩建議,家長應當在家庭內增強對孩子的傳統教育,在清明節假期裡帶孩子去掃墓,並在這個過程中通過講述先輩的故事和清明風俗來讓單純的掃墓變得更加有意義。

  專家認為,對於傳統的繼承上形式可以變化。在古代,孔子公祭等重要祭祀活動要用整豬、牛、羊作為祭品,焚燒大量香火紙錢。如今受環保意識影響,越來越多人用敬獻鮮花代替焚燒香紙,網絡祭拜等“低碳”方式也逐漸為大眾所接受。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