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國駐朝大使清明節憑吊毛岸英(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4-06 09:47:10  


4月5日清明節,中國駐朝鮮大使館工作人員、正在朝鮮訪問的中國天津女排隊員等來到位於平壤市牡丹峰的中朝友誼塔,祭奠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緬懷他們的豐功偉績。新華社
  中評社北京4月6日電/枯木逢春,山色近青。4月5日清明節,中國駐朝鮮大使劉洪才率大使館外交官來到平安南道檜倉郡,憑吊長眠於此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 

  新華社報道,平壤的春天今年來得較晚。聽說往年的憑吊活動是伴著一路的迎春花奔向目的地的。“草色遙看近卻無”。在一片塵土飛揚中顛簸100多公里後,突然跳出了一抹綠色──青松蔥蘢、翠柏環繞的中國志願軍烈士陵園映入眼帘。 

  檜倉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是朝鮮現存幾十個志願軍烈士陵園中規模最大的一個,佔地9萬平方米,安葬了包括毛岸英在內的134位志願軍烈士。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後,總部五易其址,最終於1951年遷至這裡。 

  陵園依山而建。象徵著240萬參戰志願軍官兵的240級台階頂端是一座琉璃牌坊,正面橫匾書有郭沫若的“浩氣長存”四個大字,字跡雄渾灑脫,氣勢奪人。進入陵園,一座綠檐紅柱的六角碑亭映入眼帘,刻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烈士永垂不朽”的石碑矗立在亭中。 

  繞過碑亭,一座手握鋼槍的威武的志願軍戰士銅像高高聳立在藍天下。中國外交官們緩緩登上台階,懷著肅穆的心情向銅像敬獻花圈。劉洪才隨後走上前去,慢慢撫平花圈緞帶上的皺褶,輕輕調整好緞帶的位置。這一刻,所有人都屏息而立,靜得仿佛能聽見針落地的聲音。 

  在近三年的抗美援朝戰爭中,無數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獻出了自己的生命,永遠留在了朝鮮的青山綠水間。這其中也包括毛澤東主席的長子毛岸英。他與115名黨員、16名團員和3名無名烈士一起被安葬在檜倉的墓地裡。他們的身邊是來自祖國的長白松。陣陣微風吹過,松柏輕搖,安撫著他們思鄉的心。 

  劉洪才說:“今天我們來到這裡,是為了表達對志願軍烈士的緬懷之情。他們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好兒女,也是朝鮮人民的好兒女。他們與朝鮮人民並肩作戰,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用鮮血凝成的中朝友誼將世代相傳。” 

  劉洪才將鮮花鄭重地放在毛岸英的墓前。紅色的花朵在白色墓石的襯托下顯得格外鮮艷。 

  據陪同訪問的檜倉郡人民委員會委員長孫石根說,每年約有300到400名中國人來檜倉憑吊。其中有當年的志願軍戰士、烈士家屬,也有不曾經歷那場戰爭的年輕人。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