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李可染:廟堂之高 江湖之遠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12-13 11:54:30  


國畫作品《長征》
  中評社香港12月13日電/《人民日報》報道,11月22日下午,北京國際飯店三樓,目睹著李可染先生的水墨巨制《長征》最終以1.075億元創造了中國近現代書畫作品的拍賣紀錄,忽然想起了北宋範仲淹名篇《岳陽樓記》裡的那句:“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如此聯想,並非李可染如古代政治家那般“愁腸百結”,而是李可染的作品既含正氣,又有清氣,雄拔沉鬱。李可染及其藝術何以贏得“身前身後名”,是一件值得探究的事。

  未居廟堂,而有高邁

  出生於徐州的李可染其實是一個苦孩子出身,其父先為農民,後為漁民,雙親均是目不識丁。李可染因為好奇而早入藝途,因為穎異而常遇貴人,年少時有鄉賢錢食芝提攜,繼而得林風眠賞識,複而為徐悲鴻推崇,更有齊白石、黃賓虹並世兩昆侖為其靠山……而李可染成就大業的根本原因則是他自身追求的高邁。

  李可染直到年屆74歲時的1981年,才擔任舉旗不掛帥的中國畫研究院院長,一生的絕大多數時期只是一個藝術家、一介布衣,但他的一生所系,主要是通過藝術而關乎天下與民族。年輕時,他以藝術而投身民族獨立與人民解放事業,在杭州參與的“一八藝社”等進步學生運動是一個藝術青年的熱血之舉,在家鄉徐州從事的喚起民眾工作、在武漢等地創作的許多抗日宣傳作品則是一個藝術家的社會擔當。到了晚年,李可染作為一個藝術大家,參加了大量的公益活動與慈善事業,赤子之情與仁愛之心是李可染藝術的人文基石,深厚而又廣大。

  其人文思想化入藝術,則是他把自己的藝術探索與藝術創作始終歸結為藝術時代性的提煉與總結。早在杭州國立藝專求學時,他以中國畫底子而轉入西畫專業,且後來居上,在於他學習的勤奮與思想的活躍。20世紀40年代前期,他應邀擔任重慶國立藝專講師時,提出“以最大功力打進去,以最大勇氣打出來”,深入傳統堂奧,由文人畫而及宋元畫理、漢唐氣象。50年代初,他和張仃等人有感於元明文人山水畫的清疏與清代院體山水畫的刻板,大膽地深入生活、深入自然,且堅持不懈,從而開辟了山水畫的新天地。60年代初,他把學習所得、生活所得、思想所得轉化為藝術所得,采一煉十,由對景寫生轉向對景創作,完成了個人藝術面貌的塑造與展開,同時確定了20世紀下半葉中國山水畫藝術的時代坐標。更為重要的是,70年代中後期至去世之前,他在“為祖國山河立傳”的旗幟下,以雄厚精進的創造力,把個人所有轉化為時代所有,把藝術所有轉化為歷史所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