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方:肖像本符號,雷同勿較真
仔細一比較,高中歷史課本的人物肖像,確實存在雷同。套用“此故事純屬虛構,如有雷同,實屬巧合。”相比於網友的憤怒和由此衍生的調侃之情,筆者認為,此並無“誤人子弟”或“嚴重不負責”這般嚴重,甚至說,這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巧合”。
有人說過,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其實,歷史總是由勝利者創造的。相信那個給國王畫像的故事大家都聽過,精妙的畫師都可以將國王最大的缺陷,通過技巧性的處理方法,恰到好處地遮掩。至於畫家毛延壽,同樣可以將美女王昭君進行醜化。古代沒有照相技術,無法還原人物本目,後面的肖像要麼雷同,要麼矛盾。讓編教材的專家和學者們,在沒有標準中去尋到一個標準,這本身就是一件很為難的事。
其實,肖像跟人的姓名一樣,都只是一個符號,於今天的人來說,沒有什麼特別的意義。即使有過豐功偉績的人,於今天的人來說,都是遙遠的過去,因為時代的久遠,也無法引起情感的追憶。有沒有其真實的容貌,顯得微不足道。在歷史教材之中,配圖只是為了學習方便,甚至是調劑視覺的需要,對於知識本身和歷史事實本身而言,沒有什麼輔助作用。
把一件沒有意義的事做成有意義,這其實無大意義;無意義的指責,同樣沒有意義。我們對歷史課本人物肖像的較真,其實大可不必。如此求全責備的做法,太過嚴苛。我甚至認為,教材的編寫者早就知道這個問題,並且有意為之。既然歷史總在不斷重演,歷史人物長得相近,又有什麼不可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