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浙江湖州數十萬畝水塘開始“水上春耕”
http://www.CRNTT.com   2023-03-06 19:12:12


  中評社北京3月6日電/據央視新聞客戶端報導,今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三個節氣——驚蟄,人們常常把驚蟄節氣視為春耕開始的日子。眼下,在浙江湖州太湖南岸,數十萬畝的水塘開始了“水上春耕”。

  在湖州市南潯區東遷街道500多畝的稻蛙基地內,村民們正忙著將3000萬尾的黑斑蛙苗下到育苗池裡。目前,正是黑斑蛙結束冬眠後求偶產卵的關鍵時期,為了提高蛙苗和幼蛙的成活率,育苗池裡要保證一定的水溫和含氧量。

  像這樣採取“稻蛙共生”模式的黑斑蛙,每斤的售價在30—40元,按照去年的行情來算,今年這裡光黑斑蛙的產值就能達到1500萬元以上。

  漁業是南潯區農業的支柱產業,2022年當地漁業養殖面積21萬多畝,相關從業人員約4.6萬人。在稻蛙基地附近,南潯區菱湖鎮魚苗培育基地的大口黑鱸苗已孵化完成。魚苗像芝麻大小,密密麻麻,村民們將魚苗捕撈上來後,按照規格進行分揀、打包,然後銷售給養殖戶。像這樣一塑料袋,大約有5萬尾魚苗。

  南潯區菱湖鎮公共事業服務中心(農業綜合)主任 蔣國民:放苗前,我們協助指導農戶做好池塘消毒肥水工作,放苗後,我們就要做好馴化、喂養等技術支撐。後期,我們將針對水產品的質量安全工作和養殖的各個環節做好服務,確保水產品質量安全,從而提高養殖戶的收益。

  依托農業產業數字化的廣泛運用,現在養殖戶坐在家裡,通過手機連接物聯網大數據平台,就能實時查看水溫、pH值、含氧量等數據,科技給水上春耕插上了高產高效的翅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