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21日電/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開啟了我國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40年來,我們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把改革引向深入。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舉改革開放偉大旗幟,謀劃部署全面深化改革,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更加完善,全社會發展活力和創新活力顯著增強,黨和國家事業發生歷史性變革、取得歷史性成就。
持續實現突破,40年經濟體制改革取得偉大成就
40年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從理論到實踐不斷創新突破,由計劃經濟為主、市場調節為輔,到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再到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黨的十八大以來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偉大轉變,為我國從站起來到富起來、再到強起來提供了強大動力和體制保障。
基本經濟制度持續鞏固完善,市場作用不斷增強。確立並不斷完善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持續推進國有企業改革,到2017年底,全國國有企業資產總額和所有者權益分別達到151.7萬億元和52萬億元,是1978年的209.7倍和107.2倍,非公有制經濟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已經成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現代市場體系逐步建立並不斷完善,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日益增強。目前,97%的商品實現市場調節價格,土地、資本、勞動力、科技等重要生產要素市場化改革不斷推進。政府職能加快轉變,宏觀調控體系不斷完善,“放管服”改革成效明顯,我國營商環境全球排名躍升至第四十六位。
綜合國力實現歷史性跨越。40年來,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實際增長33.5倍,占世界經濟總量的比重從1.8%上升至15.2%,平均每8年翻一番。糧食等農產品和220多種工業品產量位居世界第一。交通網絡日益完善,高鐵運營里程占世界2/3,高速公路里程躍居世界第一。天宮、蛟龍、天眼等重大科技成果不斷湧現。
經濟發展質量顯著提升。40年來,經濟結構不斷調整優化,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不斷增強。2017年最終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8.8%。現代產業體系逐步建立,製造業產值穩居世界第一,服務業增加值占比由1978年的24.6%上升至2017年的51.6%。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2017年單位GDP能耗僅為1980年的1/4。區域發展協調性不斷增強,新的增長極增長帶加快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