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內地股市過熱,須防爆泡震盪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09 10:33:49  


  中評社香港5月9日電/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社論指出,昨日內地股市在五一黃金周後重開,繼續火爆行情,令人更為關注泡沫問題。之前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回答記者詢問時,亦表示擔心股市形成泡沫。但當局會否下重手整治股市以擠掉泡沫,或泡沫會自行爆破,已不單是全國關注的問題,全球市場亦同樣密切注視。“二二七”大跌市已清楚顯示,中國股市雖仍未開放,但其影響力卻可遍及全球,故絕不能忽視。

  昨日內地股市升勢確實凌厲,上海綜合指數漲逾百分之二點八而直逼四千點大關;深圳成分指數更升近半成。其中B股升幅尤勁:上海指數升逾百分之九,深圳指數亦升近百分之九。綜合來看,兩市成交量達三千一百一十九億元,非常接近稍前創下的天量成交紀錄。

  社論指出,顯然,內地股市近月已陷瘋狂狀態,出現泡沫狀況可從幾方面看到:(一)升勢過速。在“二二七”後股市漲勢更強,如上海綜合指數由低位至今已升約千四點,超過五成,單在四月份內便上升約二成。(二)民眾大舉入市。近期開戶數目每日突破二十萬,投資基金一出便被搶購,在五一黃金周假期,不少人放棄旅遊而專心看股市書或上股市課,為開市“備戰”。(三)各類股票雞犬皆升,平均P/E值已超過三十倍,一些股份更超越百倍水平,位高勢危。

  當然,這種炒股熱潮自有其一定背景,促成的因素包括經濟持續旺盛,民間游資充裕,市場日益成長,其他投資出路缺乏,特別是在宏調收緊政策下,房地產及直接投資均有降溫跡象,遂令資金百川歸海推高股市。當局亦已採取多項措施力圖加以控制,包括出口術提警告、收緊信貸及嚴限違規交易等,卻仍未見效果。甚至像“二二七”大跌市的教訓亦迅被遺忘,確令人驚訝。

  現時內地對如何進一步調控股市爭議亦多,有的主張出台更嚴厲行政手段,或採用加息等市場導向措施來加以抑壓;有的則主張由市場機制處理。從宏調角度看,以貨幣政策工具(如加息等)來處理資產通脹及相關泡沫並不適當,央行行長周小川對此曾作出解釋,貨幣政策工具還是以控制商品通脹為目標較好。事實上,今年來央行已連番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及加息一次,但對冷卻股市毫無作用,再加點息亦於事無補。另一方面,當局也非無計可施。可行方法之一是大幅增加股票供應以吸納龐大的入市資金,具體措施包括加快海外H股及紅籌回歸,加快國企整體上市步伐,由發新股注入資產,和適量減持國有股等。另一方法是多發企業債券支持基建及西部建設,以使資金由股市分流。這些方法既符市場原則,亦有助資本市場發展、產業發展及企業改革,可謂一舉數得。

  本港股市昨日下跌,與內地市場明顯反向而行。雖然兩地市場互動日深,但這並不表示港股對內地股市必然亦步亦趨。但最令人關注者是,日後內地股市泡沫擠破時對港市的影響,故投資者須小心。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