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9日電/人們在此岸,財富在彼岸,在過去一年中,股票市場顯然已經成了連接兩岸的橫橋。從去年5月初的1450點,到今年4月27日的3800點附近,隨著這個股市神話漸入高潮,中國股民的帳面財富已經膨脹了近兩萬億元,而2006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還不到1.2萬億元。當這個市場中每個人的錢袋都被裝滿的時候,貪婪和恐懼正緊密地糾纏在一起。中國經營報發表長篇文章,分析個中問題。
一條假消息的力量
當3個鬱金香球莖等於一座釀酒廠的價格的時候,每個人都在等待著什麼。
4月24日一大早,老朱就像往常一樣坐在辦公室裏,心神卻早已飄到股市中。持股過節通常都會有不錯的回報,這是老朱十幾年股民生涯的經驗總結。做了三四年的“大閘蟹”去年終於解套了,而且還狠賺了一把,現在心情應該很好才是,為什麼總覺得不踏實,好像某種事情即將要發生一樣。
9時15分,老朱處理完手頭的文件剛一坐下來,電話就響了。“《人民日報》明天要發社論了,快減倉”打電話來的是一個老股友,他是證券機構的VIP客戶,總能提前收到各種消息。老朱一下子就蒙了,想當年他初出茅廬,1996年抓鬮買下的兩隻股票瘋狂上漲,當時是何等的意氣風發。就是《人民日報》連發兩篇社論,讓上證指數從1248點跌到905點。當時老朱也是提前兩天知道消息的,但卻未予理會。沒想到股市連跌4天,社論發出後第二天股市全線跌停,上證指數跌去9.91%,次日再跌9.44%。這個慘痛的經歷讓他猶有餘悸。下意識地打開電腦,大盤還在繼續上行,老朱滿腹疑惑。9點30分,大盤掉頭下行,上證綜指10分鐘就下跌了45點。老朱不再猶豫,恐懼戰勝了“貪婪”,畢竟有些資金是用房子抵押出來的,立馬減倉。
中午時分,老朱終於看到了這份“社論”,但這份社論明顯漏洞百出,引用的資料甚至要追溯到上世紀90年代初期,裏面甚至提到“去年定期儲蓄存款利息為10.98%”。這明顯就是偽造的假消息。收市後老朱找了幾個老股友商量一下,都覺得可疑。但朋友的話還是讓他不放心“這個社論是假的,但難保明天不會有個真社論出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