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歐債問題餘波不斷 究竟何處去?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2-23 00:15:48  


 
  除經濟形式外,導致歐洲陷入債務危機的另一大重要問題也難以得到解決,也就是歐元區機制問題,也就是“單一貨幣、不同財政”的制度缺陷難以有效彌補。橫向和其他發達國家比較我們會發現制度缺陷對於債務問題的重要性。歐元區公共債務占GDP比例約為80%,而美國超過90%,日本甚至超過200%。危機沒有爆發在美日而是歐洲,很大程度上是歐元區的制度缺陷給了金融市場的投機資金以可乘之機。

  目前看,歐元區尚不具備統一財政的現實條件,沒有國家願意把自己的財政大權交給歐盟,所以危機以來採取的措施只能是對現有機制的修修補補,根本問題得不到解決。

  歐洲債務問題將長期存在,至少數年,問題國家可能不時出現融資困難,但危機的嚴重程度仍可控制在一定範圍之內,發生類似冰島那樣“賴賬不還”的可能性較小。歐債危機走勢很大程度上掌握在歐洲經濟第一大國德國手中。

  危機之初,德國“見死不救”一定程度上導致了危機蔓延。但德國的一個考慮是,借危機敦促希臘等長期不遵守《穩定與增長公約》的歐元區成員國整頓財政。如果德國立刻出手救援,這些國家將失去改革壓力。目前,歐洲多國政府都已出台大規模財政緊縮方案,德國的目的已經基本達到。如果未來危機進一步惡化,對德國自己也不利,因為南歐國家的許多債務的債權人是德國銀行。如果出現違約,將危機德國銀行業。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