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專論:香港未來的機遇、發展與挑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4 01:02:12  


 
  更棘手的問題是,陸港間文化差異與中華文化認同感漸漸淡薄, 由於部分港人之優越心態並未去除,使大陸當局儘管處處讓利,也無法挽回部份港人的心,香港對於大陸快速經濟發展,並沒有感同身受,對於十二五規劃,更無自覺參與在其中,夾雜著複雜的國際因素與資本和社會主義制度拔河的情況,使得陸港間的問題,時而產生。

  現實的情況是 ,政治上香港與台灣雖不相同,但較近似西方式民主,都在資本主義的薰陶下發展;在文化上大陸與台灣較近似,都深受中華文化及儒家思想的浸潤,那麼大陸與香港,除了一個國家的相同外,缺少了相似與共通點,少了中國味與東方氣,因此 耐心與包容,靠時間及理智來克服文化之爭、制度之爭與路線之爭,則是必然的結果。

  當然西方世界最關注的,莫過於政治發展與民主自由程度,對於這些議題,就在時間表二O一七及二O二O雙普選以及二O 四七年的五十年不變承諾,都明確化後,港府一定要設法制訂出合乎香港特色的選制設計與規劃,不只要雙普選,還要選的好、選的穩、選的佳,這些都必須要妥善規劃縝密研議。2012 政改方案能夠順利過關,讓香港的未來發展希望無限,充滿活力,前途看漲,民主化發展指日可待,城市發展迎來新局,香港不要喪失此機會;而如何與北京當局如何謀合,找出最適合的互動模式,將是香港未來是否過關的重要關鍵之一。
  
  總之,筆者站在外面的角度來看香港,並不十分全面及客觀,也並沒有十分深刻地與香港社會脈動一同呼吸,但總結來說,回歸十五週年是一個發展的過程,其中有痛苦陣痛,也有歡笑收割,香港的發展與特區政府的執政效率,讓今日的香港有樂觀的本錢,但卻也有不得不正視的隱憂。香港的未來繫於北京當局、港府及香港民眾三方身上,看到今日台港間的合作及密切交流情況,其實是相當感動與欣慰的,台灣絕對樂於見到一個發展上軌道的香港;香港今日的一切,十五年前是無法想像的,我們需要謙卑的檢視,正視香港發展上的機遇及挑戰,如此未來的香港才會更美好,勇於正視問題,解決問題才是現代社會發展中的積極應對之道。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