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劉性仁:台灣青年世代的主體意識及影響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6-24 00:51:54  


 
     台灣青年世代的觀念養成於教育及大人所提供的社會認知及情境

  台灣青年世代所抱持的政治態度與觀點往往與他們的人生觀和價值取向有著密切的關係,更與他們社會化及政治社會化的環境及過程產生很大的關係。

  台灣青年世代在政治觀念方面或許顯得消極無為與不注重的態度,他們對政治的關心程度較高、但參與程度較低。

  青年世代是無辜的,關鍵是我們給予青年世代甚麼樣的教育及社會認知,我們必須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第一、台灣與“中華民國”的關係青年世代不能搞不清楚,台灣甚至不能取代“中華民國”,否則青年世代的主張漸漸將與民進黨趨於一致,民進黨的執政只是時間早晚問題,這對“中華民國”的憲政體制產生相當大的挑戰;另外一方面也必須思考“中華民國”是否已經弱化到連台灣都可以取代的地步?這實在相當令人憂心,更別說是中國意識。

  第二、青年世代認同的台灣主體意識,如果只是單純的地區認同及家鄉認同,倒還可以理解,但青年世代所認同的台灣主體意識,倘若被有心政客誤用到政治層面變成台獨意識,那麼將會給台灣帶來相當大的災難,畢竟青年世代是單純直觀的認知,而沒有不單純的政治想法,但往往被政治人利用。

  第三、“中華民國”被工具化,這與民進黨借殼上市的說法不謀而合,這是相當危險的,如果一中都只是工具化,那麼兩岸關係由何維繫?有48.8%的台灣青年傾向於台灣主體認同(即台灣是台灣、中國是中國,彼此互不隸屬);其中,大學生世代對台灣主體認同感更高達52.8%。這樣的反映與李扁二十年的教育當然有密切的關係,但馬政府面對這樣的情況,難道還要繼續延續下去嗎?這對“中華民國”與中華民族來說,都是相當大的考驗及挑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