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中國經濟發展何以成為”關鍵供應國”
http://www.CRNTT.com   2024-05-24 00:22:50


 
  第三,中國在全球化發展過程中,充分尊重各國比較優勢,鼓勵各國根據自己的資源禀賦,發展特色產業。中國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發展中國家調整經濟結構,實現從農業社會進入工業社會。

  中國在非洲地區建設大量的光伏發電基地,解決這些國家的電力不足問題。中國通過輸出新能源產品,減少二氧化碳氣體排放,減少甲烷氣體的排放,為綠色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美國為了自身的利益,一方面借口控制氣體排放,阻止發展中國家實現工業化。另一方面為了自身的利益需要,退出巴黎協定,開歷史的倒車。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中國發展不是以犧牲他國的利益為代價,相反地,中國發展是共同發展。中國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其他國家特別是廣大發展中國家,找到適合本國的發展道路。

  第四,中國走和平發展道路,從來沒有威脅其他國家必須接受中國選擇的發展道路。中國從來沒有脅迫其他國家必須購買中國的產品,中國從來沒有實行炮艦政策動輒發動戰爭或者代理人戰爭。中國始終強調,各國應當根據本國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道路。中國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則基礎之上,與各國開展合作。

  美國動輒脅迫其他國家按照美國的旨意辦事。美國建立“小院高墻”,把中國排除在外,試圖通過“印度洋太平洋經濟框架”,重建供應鏈,阻礙中國的發展。美國實施分而治之的地緣政治戰略,挑撥離間,製造事端,發動戰爭和代理人戰爭,從中漁利。

  走和平發展的道路,堅持“不衝突、不對抗”,與各國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平等互利,是中國成為“關鍵供應國”的政治原因。

  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不斷調整生產關係,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努力完善國家治理體系,提高國家治理能力,是中國成為“關鍵供應國”的內在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