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中國高速鐵路能否進入歐洲
http://www.CRNTT.com   2021-09-09 00:01:04


 
  令人感興趣的是,為了節省運輸時間,東南亞一些國家已經向中國提出申請,借助於中國的鐵路系統,採用鐵路運輸的方式,向歐洲國家運輸貨物。這說明中國建設高速鐵路系統的決策是正確的。中國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高速鐵路系統,對於亞歐大陸的互聯互通起到了明顯的示範效應。

  中國在亞洲建設高速鐵路系統,主要障礙已經克服。中國在歐洲建設高速鐵路系統,難度前所未有。

  中國幫助印度尼西亞建設雅加達到萬隆的高速鐵路系統。中國鐵路系統已經和老撾、越南的鐵路系統實現互聯互通。中國在亞洲地區特別是在東亞地區初步形成了高速鐵路網絡。未來高速鐵路網絡將會進一步優化,高速鐵路系統將會使亞洲國家特別是一些亞洲內陸國家與世界互聯互通。蒙古國已經請求中國修建鐵路系統。哈薩克斯坦已經在中國的連雲港建設保稅區。所有這些都充分說明,中國鐵路建設規劃,惠及亞洲各國。

  可是,歐洲是一個相對封閉的鐵路市場。歐洲國家建設鐵路系統,首先考慮歐洲國家自身的需要。德國、法國等歐洲主要國家之所以致力於歐洲經濟一體化,其目的就是要建立統一的大市場,確保德國、法國等歐洲主要國家的產品,在歐洲聯盟內部暢通無阻。德國和法國都是高速鐵路技術先進國家,因此,建設高速鐵路系統,他們一定會優先考慮使用德國和法國的技術,中國要想介入其中,向歐洲國家出售高速鐵路設備,或者參與高速鐵路建設項目,將會面臨非常大的阻力。

  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中國沒有機會。歐洲聯盟國家並非鐵板一塊。東歐國家加入歐洲聯盟本來是為了“搭便車”。可是他們很快發現,歐洲國家內部形成了特殊的分工體系。德國、法國等西歐國家,將產品銷往東歐國家。在歐洲聯盟大市場的內部,出現了明顯的落差。東歐國家加入歐洲聯盟之後,並沒有從經濟一體化中獲得好處。因此,他們轉而向中國求救,希望中國幫助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步伐。

  中國在東歐國家的投資初見成效。中國河北鋼鐵公司購買塞爾維亞的鋼鐵公司,已經實現了盈利。產品銷往歐洲聯盟其他國家。

  對於中國與東歐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合作項目,西歐一些國家領導人產生了酸葡萄心理。歐洲聯盟一些國家新聞媒體製造謠言,試圖破壞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合作。立陶宛之所以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除了自身的地緣政治考慮之外,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於,希望向美國和西歐國家獻媚,從而得到更多的援助。這是中小國家生存之道,同時也是中國與歐洲聯盟國家合作所面臨的困境。

  中國將一如既往加強與東歐國家的基礎設施建設項目合作,幫助東歐國家改善基礎設施,但與此同時,中國必須考慮,如何加強與西歐國家合作。因為西歐國家畢竟是歐洲經濟的發動機,而歐洲聯盟已經成為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

  首先,中國必須考慮改善與德國的關係。德國總理即將退出政治舞台,德國國內的政治愈加複雜。德國一些右翼黨派人士和左翼黨派人士對中國存在偏見,他們在處理與中國關係方面,有可能會改變既定的方針政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