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社評:中國生態文明發展的祥瑞之兆
http://www.CRNTT.com   2021-06-07 00:01:21


 
  不管怎樣,人們對待大象的態度,充分說明觀念已經發生實質性的變化。過去強調“人定勝天”,把人類中心主義發揮到極致。可是,等到大自然遭到破壞,人類生存面臨危機的時候,人們重新認識到,中國古代“天人合一”思想是多麼的科學。 

  發展生態文明,已經成為社會普遍共識。正因為如此,大象所到之處,受到“隆重”接待,人們盡可能小心翼翼地為大象提供各種便利條件,確保這群不速之客早日找到自己的理想之所。 

  如果大象進入雲南昆明,對雲南昆明市民來說,可能是意外驚喜。雲南昆明的野生動物園,可以將大象迎接“回家”,並且為他們提供舒適的環境,讓他們在野生動物園休息。畢竟,長途跋涉,消耗大量體力。如果雲南昆明野生動物園借此機會,不費吹灰之力,將大象接回去,那麼,對於大象來說,找到了理想的歸宿。而對於雲南昆明市民來說,則是非常難得的樂趣。 

  對付這群“不速之客”,人們有足夠的方法。這種現象,反映出人們心態的變化。過去人們討論的是,野生動物損害人類身體和財產是否應當追究野生動物的法律責任。現在人們終於意識到,野生動物是人類須臾不可分離的夥伴,保護野生動物是人類的神聖使命。如果野生動物給人類財產和健康造成損害,那麼,可以採取緊急避險措施,並且要求野生動物監管部門承擔法律責任。 

  如果野生動物給居民財產造成嚴重損害,可以通過訴訟的方式,要求動物監管部門承擔賠償責任,也可以借助於商業保險,實現風險分擔。可以這樣說,人們有很多方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面對野生動物,人們可以更加從容乃至寬容。 

  近些年來,野生動物給人們財產和生命安全造成傷害的事件頻繁發生。這一方面說明野生動物種群增加,野生動物保護取得顯著成就,另一方面也說明,人與野生動物關係越來越緊張。如果不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盲目東施效顰,借鑒一些發達市場經濟國家的經驗解決問題,那麼,最終有可能會陷入進退維谷的兩難境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