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社評:中國科技創新體系建設有了早期收獲
http://www.CRNTT.com   2021-06-05 00:11:07


 
  如果中國量子通信實現商業化應用,那麼,未來中國有可能會在太空科學研究領域走在其他國家的前列。數字經濟時代,數據本身是重要的財產,保護數據的安全,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太空經濟時代,數據的安全傳輸,將成為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核心競爭力。量子通信技術的廣泛應用,將使中國在未來太空經濟發展領域傲視全球。

  中國在科技創新領域,要想保持持久動力,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必須徹底打破傳統的條塊分割體制,徹底改變“官本位”決策機制,建立中國自己的科技創新發展體系。

  上個世紀80年代,少數科學家向中國最高領導人提出建議,優先發展科學家關心的重大項目,這就是中國著名的“863”計劃。該計劃的實施,為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打下了基礎。但必須指出的是,在科技資源配置方面,存在此消彼長的現象。如果在少數重大科研項目領域投入巨大,那麼,勢必會導致中國在一般性科研項目領域資金不足,影響中國科技創新發展。正因為如此,必須改變傳統決策體制,從戰略高度制定中國科技發展的戰略體系。

  中國科技創新體系,必須是建立在系統論基礎之上的科技創新體系。中國科技創新必須立足於基礎研究,把更多資源用於基礎科研領域,因為只有這樣,才能夯實基礎,為中國科技創新提供不竭的動力。

  建設大型科研裝置,固然能在國際社會提高中國的影響力,使中國在少數領域走在世界的前列,但是,這種揠苗助長的做法,必然會導致中國科技創新出現嚴重不平衡現象。從現在開始,中國就應強化自然科學基礎研究投入,建設一大批基礎自然科學研究高等院校,專門從事基礎性的研究。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沒有盲目東施效顰,擴大招生規模,而是在基礎性研究方面持續加大投入,在一代又一代管理者和科學家共同努力下,中國科技大學在許多基礎性科學研究領域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

  中國制定科技創新規劃,必須首先增加基礎研究資金投入,要求高等院校必須恢復或者加強傳統的物理化學數學研究機構,吸引少數世界優秀的科學家,提高高等院校的聲譽和國際影響力。高等院校必須在基礎科學研究方面加大力度,為國家科學技術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其次,科技創新必須強調系統性,以科技創新體系建設取代傳統的項目建設。因為只有這樣,才能確保中國科技創新不會誤入歧途。中國在第五代移動通信技術領域之所以走在世界前列,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中國華為公司科研人員在移動通信技術研發過程中,發現土耳其一位科研人員發表的學術論文,重新研究了微波通信的特點。受到啟發,中國華為公司科研人員借助於微波通信技術,研製第五代移動通信網絡,並且積累大量的知識產權。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