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網評:疫情下日本政局將走向何方
http://www.CRNTT.com   2020-04-22 00:30:19


 

  安倍的“光環”漸漸失色

  時間回溯到2019年的11月20日,安倍晉三因在任時間累計達到2887天,超過20世紀初的日本首相桂太郎2886天的在任記錄,成為日本憲政史上在任時間最長的首相,一時風光無限。

  可以說自2012年起,安倍晉三憑借自民黨與公明黨聯盟在國會參眾兩院的多數席位,坐穩了一個時代。他自身有著許多預示其獲得成功的標簽,如保守政治世家的血脈,首位戰後出生的首相,日本戰後最年輕首相等等。但是,若從政策與制度層面解釋安倍晉三之所以能夠執政如此之久,原因可歸結為三點。

  首先,自第二次安倍內閣成立以來,秉持經濟優先的原則,將政策的著力點集中於提振經濟,高調推出“安倍經濟學”。短期來看,“安倍經濟學”著實如一劑強心針提振了長期低迷的日本經濟,廣大民眾雖未感受到切實的經濟增長,但在媒體的密集報道下被炫目的數字增長所吸引,期盼日本經濟就此復甦走向良好循環。“安倍經濟學”所許諾的美好預期讓日本民眾紛紛選擇讓安倍再“試一試”。

  其次,冷戰後,日本政治孜孜以求的保守兩大政黨制實踐在2012年,因民主黨政權的下野暫告失敗,近年來在野黨陣營在民主黨解體後始終處於分裂狀態,自公聯盟始終坐擁國會眾參兩院的多數席位,日本政壇呈現的自民黨一黨獨大格局為安倍內閣提供了穩定的政權運營條件。

  第三,冷戰後,小澤一郎、橋本龍太郎、小泉純一郎等日本政治領導層所追求的首相支配與官邸主導體制在第二次安倍內閣時期已日臻成熟,自民黨內部派閥政治在經歷政治改革與選舉改革後相對削弱,使得自民黨內部缺乏制衡安倍的其他勢力。基於此,安倍得以有更多精力處理經濟領域、外交與安全保障領域,以及在教育領域、生活領域長久以來堆積如山的課題。安倍內閣正是站在了冷戰後日本政治改革浪潮的風口,在“奪回強大日本”口號下實現了創造歷史的超長任期。

  但是,自去年博得日本憲政史上在任時間最長首相這一光環後,安倍內閣便面臨諸多意料之外的挑戰。內政上,內閣醜聞不斷,從之前一度嘗試掩蓋的“森友學園”、“加計學園”問題在國會審議的再起,到近期疑似公款私用的賞櫻會問題,在野黨抓住這些問題步步緊逼,安倍不得不疲於應付。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