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網評:應試教育只會量產頽廢的大學生”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8-05 00:44:02


 
  大學前後,兩套教育思維和邏輯,反差度簡直天壤之別。其斷裂之處,經常會讓大學的改革倍顯無力。比如現在很多大學會有自主招生,但這種招生,通常還是圍繞分數轉,根本無法挖掘學生在某個領域的天賦。教育警示機制同樣如此,大學可以變得很嚴格,提高退學率或者降入專科的淘汰率,但這種轉變,何嘗不是把高中那種應試壓力,重新接續四年?
 
  基於學業警示的任何嘗試,首先都得明白一點,變革的目標,並不是為了畢業率的數字更好看,或者說提高大學生應付考試的能力,而是提升其自主學習的意識,讓其能夠在大學四年挖掘自身的潛能,並嘗試著對接社會。以此來看,華科大的降級措施,注定難掀起漣漪。
 
  這也從側面說明,應試教育塑造了一種鐵板一塊的思維格局,它的影響力沒有隨著高考而結束,而是傳遞到大學,並進入社會,難以撼動。大學裡所有的頽廢,無非是因為壓在身上的重擔一下子沒了,溫情脈脈的象牙塔下,高中階段最重要的學業,變得最不重要。對於這種局面,我們當然鼓勵大學在學業警示方面的嘗試,但把全部希望都寄托於此,或者說過分誇大其積極的後果,結局可能注定會讓人失望。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