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在互聯網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條狗,但是一定有人比你還知道你究竟是什麼人,這就是我們每個人面對的一個困境。”知名律師、中國互聯網協會政策與資源工作委員會學術專家胡鋼說,“隨著信息技術發展,尤其是大數據、雲計算技術對信息的挖掘、處理、加工、存儲,我們每個人的信息都處於‘裸奔’的狀態。”
中國青年報報道,“裸奔”狀態下,如何保障信息安全?2012年12月28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加強網絡信息保護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決定》的第一條就是“國家保護能夠識別公民個人身份和涉及公民個人隱私的電子信息”。2月1日, 《信息安全技術 公共及商用服務信息系統個人信息保護指南》國家標準實施。這些旨在保護個人信息安全的標準規定將起到怎樣的作用?
不久前,中國計算機學會青年計算機科技論壇舉行了一場名為“網絡時代,隱私.騷擾.實名,何解”的論壇,試圖對這些問題找出答案。
個人信息應如何收集保管
去銀行、保險公司、電信服務公司辦理業務,買機票、火車票都需要提供身份證,甚至有的還要提供住址、電話等等一系列個人信息,那麼這些信息應該如何收集、保管?
《決定》規定,網絡服務提供者和其他企業事業單位在業務活動中收集、使用公民個人電子信息,應當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範圍;收集的公民個人電子信息必須嚴格保密,不得洩露、篡改、毀損,不得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
但是一系列網絡信息洩露事件,讓人們對於信息安全心存疑慮。最著名的要屬CSDN“拖庫門”事件。2011年,全球最大的中文IT社區CSDN的用戶密碼洩露,由於大量網民的郵箱、微博、遊戲、網上支付、購物等賬號設置了相同的密碼,一家網站服務器被黑客攻破,用戶的常用郵箱和密碼洩露後,可能導致網上支付等其他重要賬號一並失竊。這一事件發生後,很多網站的用戶信息被“拖庫洩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