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譯:緬甸改革進入深水區 挫敗感上升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7-05 01:18:01  


文章稱,隨著緬甸政治經濟改革進入深水區,不論是緬甸國內還是美國的投資界,期待值過高與現實的落差令人們的失敗感上升。
  中評社香港7月5日電(記者 梁棟編譯報道)去年,當緬甸領導人啟動經濟政治改革之時,持懷疑態度的投資者和活動家都不指望此舉會給緬甸真正帶來大的變化。然而,現在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和緬甸的政治家卻面臨著一個相反的問題——大家似乎期望得過多了。

  《華爾街日報》文章稱,當緬甸的領導人試圖推動某些關鍵性的變革時,不論是在保守派還是反對派中,挫敗感都在上升。而在今年早些時候承諾暫停對緬甸的制裁後,美國也需要時間來踐行諾言。

  文章稱,人權組織認為,緬甸政府現在在釋放更多的政治犯和完全停止媒體審查上表現地猶豫不決。投資者對政府仍然沒有批准一項有關外商投資的法律非常失望,而法律的草案早在今年年初就已經接近完成。在華盛頓,美國公司稱奧巴馬當局需要加快對大型石油和金融公司進入緬甸的批核,否則歐洲和亞洲的競爭對手就會搶得先機。

  上周四,現實與期望值的落差凸顯了出來。緬甸總統吳登盛再次批准釋放了46名囚犯,其中包括了數名在當地知名度頗高的異見分子。但是,儘管此舉受到了反對派的歡迎,但卻與人權組織的期待相差很大。他們認為現在關押的政治犯超過了500名,而去年政府已經進行了一系列的釋放行動。

  文章稱,由於之前緬甸經歷了近50年的殘酷的軍事統治,外界普遍對緬甸現政府去年起做出的一系列改革感到非常地驚訝。這個在2010年大選中取得執政權的“名義上的公民政府”已經放鬆了某些對媒體的限制,放寬了網絡接入,並給予了異見分子更大的自由來表達他們的意見。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