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圍魏救趙,解北市之危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9-09 14:10:06  


  作者:趙邀競 中國桂林 來源:《聯合早報網》
  
  台灣五都選戰,正激烈升溫,已進入膠著的關鍵時刻,也正是民進黨慣耍奧步的時刻,不可不防。比如蘇貞昌製造所謂“花價”議題,大肆炒作,並神經質的栽贓成“花價弊案”、“花價醜聞”。沒有經過司法審判定案,怎能妄下結論為“弊案”或“醜聞”?這是極不負責任的、惡意的、造謠污蔑,純粹是選舉操弄,企圖蒙蔽群眾,騙取選票。“花博”不僅是台北市人民的盛會,也是全台2300萬人民的盛會,抹黑“花博”,就是抹黑全體台灣人民,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一定會識破蘇貞昌的陰謀,蘇貞昌反“花博”,必自食其果。國民黨應審時度勢,採取相應的對策,可用“圍魏救趙”的策略。比如在大高雄市採取聯合楊秋興的策略,或推“楊黃配”,或推“棄保”,合力圍剿陳菊,定能取勝。在民進黨後院點火,民進黨必如熱鍋上的螞蟻,亂作一團,惶惶不可終日。高雄對民進黨來說,有輸不起的壓力,蔡英文必傾全力回防高雄,則可解北市之危,也必定贏得雙北市。

  星雲大師當著楊秋興和黃昭順兩人的面,高瞻遠矚的、語重心長的說:“你們兩人都是我支持的弟子,但票少的要成全票多的人,這等於是操作棄保的說法。”話雖簡短,但很精辟,很有道理,是根據大高雄選戰的具體情況提出來的。國民黨如按目前墨守成規的打法,會造成黃昭順與楊秋興互爭選票,將使陳菊漁翁得利。按目前形勢及其發展趨勢,黃昭順或楊秋興都難以分別的擊敗陳菊,只有楊、黃聯合才有力量擊敗陳菊,否則將被陳菊個個擊破。國民黨要在目前三角鼎立的局面中,分清敵、友、我,陳菊當然是敵方,楊秋興在脫黨參選時宣布,今後不再參加任何政黨,是無黨籍身份,當然是國民黨的朋友,而非對手。這與當年傅崑其脫黨參選不同,傅當時說:如勝選仍申請回國民黨,故民進黨當時沒能與其聯繫。最近有人說:回歸政黨對決,藍營黃昭順一人VS綠營陳菊和楊秋興兩人,團結的國民黨對決分裂的民進黨,黃昭順的支持率會趕超楊秋興,進而趕超陳菊,“棄黃保揚”是有心人放話,故意打壓黃昭順的選情,會影響其他選區,絕不容許。以上的各種說法是完全錯誤的,其主要錯誤之處,在於把朋友楊秋興看作對手,更嚴重的是把無黨籍的楊秋興說成是綠營,這是自我孤立的觀點,這才是有心人放話,“棄保”只能對其他選區產生正面影響,不會產生負面影響。以上的各種說法,有的是主觀臆測的,脫離實際的,是在幫倒忙。難怪蔡英文說:“有人出走,選票沒跑”,是吃定了你國民黨不敢“棄保”。

  國民黨在分清了敵、友、我之後,要聯合友軍,不要把朋友當敵人,也就是不要與楊秋興爭票,更不能把敵人當朋友,也就是不能有向對手示好和示弱的表現,也就是不敢聯合楊秋興,害怕民進黨說三道四,未戰先怯,是兵家大忌。勝利只能從鬥爭中得來,不能乞求對手恩賜,也不能存僥幸心理,只要有大無畏的精神,必能取得最後勝利。黃昭順及其支持者,要丟掉面子觀念,不要認為過去一直挺黃昭順到底,今欲放棄,覺得面子不好看,須知丟了面子還有裡子——顧全大我,犧牲小我,這種精神才是可貴的,一個成功的偉人和聰明的人,都能不斷地修正自己的錯誤,曾子說:“吾日三審吾身”,就是這個意思。事關大局,馬英九及國民黨應以非凡的膽識,果斷的作出決定,須知只要擊敗陳菊就是勝利,而黃昭順和楊秋興,不論誰贏得市座,都是勝利,都是民進黨的失敗。不要錯過機會,否則會空留遺恨。

  國民黨在五都選戰中,對外界事務的反映,必須敏捷。比如蘇貞昌曾說:“我(蘇)的第一志願是‘2012’”,又說:“心中沒有‘2012’才會有‘2012’”,參選台北市後,又改口說:“絕對不選‘2012’”。前後說法矛盾,其中必有一次是謊言,而其選台北市又算是第幾志願呢?蘇貞昌必須解釋清楚,說明蘇貞昌的為人是不誠實的,郝龍斌為什麼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呢?而且蘇貞昌在對待“ECFA”的態度,也自相矛盾。比如蘇貞昌率眾上街遊行反“ECFA”時說:“‘ECFA’整體對台灣不利,對地方就不會有利。”是指“ECFA”與地方有關,蘇選台北市後,又改口說:“‘ECFA’是中央層面的問題,與地方領導人選舉無關。”郝龍斌亦為何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呢? 

  蔡英文也同蘇貞昌一樣,說話不誠實。比如蔡英文為了選黨主席謀個人“2012”大位,曾說:“新北市太大,是超級選區,這麼複雜,個人能力有限,管不了,無意參選。”其選新北市後,又改口說:“新北市對我(蔡)而言,是再合適不過的了。”前後說法矛盾,其中必有一次是假話,蔡英文必須解釋清楚,朱立倫為什麼不抓住“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呢?而且蔡英文在對待“ECFA”的態度,也自相矛盾。比如蔡英文曾說:“民進黨不出來反‘ECFA’台灣就完了。”是指“ECFA”與地方有關,在參選後又改口說:“‘ ECFA’議題,是選‘總統’和‘立委’的議題,不是地方領導人選舉的議題。”朱立倫亦為何不“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呢? 

  候選人的條件,是德才兼備。蘇貞昌和蔡英文兩人都說話不誠實,而是一貫的,說明蘇、蔡兩人都缺少德行。蔡英文說要比政績,請問蔡英文任“陸委會主委”多年,有何政績?如與賴幸媛相比,蔡英文則相形見絀。蘇貞昌曾任台北“縣長”和“行政院長”,又有何政績?若與周鍚瑋、吳敦義相比,蘇貞昌也都相形見絀。挑別人的缺點毛病容易,自己要作就難了,從蘇、蔡兩人的從政經歷,其執行力都很低,人民怎能放心交權給他們呢?!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