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重新分析理解馬英九“不統、不獨、不武”含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8-07 11:47:16  


  作者:吳振奮 上海浦東 企管

  一般的解釋是:“不統”是說給美日及台獨聽的,以表撫慰;“不獨”是說給大陸聽的,以求平衡;“不武”是說給全世界聽的,以示和平。其指導思想說到底仍是老美對兩岸指手畫腳所定下的條條框框,即“保持現狀”。馬英九針對兩岸同胞尤其是台灣民眾盼望兩岸和平的心理,認為只要有上述“三不”這樣的“三大保證”就能穩坐釣魚台而獲得連任!以兩蔣為代表的台灣地區最高領導人們,無不陷入一種矛盾的心態和兩難的境地之中,即“既想安於現狀,又想尋求突破”!只是各位之具體做法不同罷了。兩蔣父子執政時期只是想以台灣作為反攻大陸最終統一中國之基地或示範區罷了,蔣氏父子反台獨之立場和態度卻是非常明確和堅決的,這一點是值得肯定的。由此可見,老蔣尤其是小蔣都是不情願成為中華民族之歷史罪人的。 

  只有在確信了反攻大陸無望的情況下,後任的對大陸既缺乏感情又不願歸順的台灣本土領導人如李登輝、陳水扁等,不得不改變策略,尋求有所突破!如雙重承認,銀彈外交等等。尤其是在國際反華反中支持台獨勢力的慫恿之下,李登輝公開提出“兩國論”,又自覺得不夠理直氣壯,所以再加上“兩岸至少是特殊的國與國之關係”。因為他認為“中華民國”仍然存在,至少在台灣是客觀存在的,所以他提出“中華民國在台灣”。言外之意是台灣地區因為有了“中華民國”的存在而成為一個獨立於中華人民共和國之外的另一個國家了,而且還自以為“名正言順”呢!其實是“抱殘守缺”也。 

  陳水扁雖然只不過是繼承和實踐李登輝的台獨思想,但是在言行上卻是變本加厲且有過之而無不及。李登輝當時正是看中了陳水扁之台獨本性及狡辯能力而在關鍵時刻採取了“棄連(戰)保(水)扁”之選舉策略的,李登輝所代表的不只是台灣島內之台獨勢力的,其國際背景是以美日為主的。老李後來之所以對小陳不滿,與其說是“恨鐵不成鋼”,倒不如說是嫌他“過猶不及”,說明李師傅比這個陳徒弟狡猾厲害得多,這也印證了中國的一句俗語,叫做“薑還是老的辣”!雖然陳水扁也說過兩岸“一邊一國”,“中華民國即台灣”,但是,在他的外交實踐中確實也對“中華民國”產生了疑惑,所以才有“中華民國是什麼碗糕”之慨嘆和質問,才有後來極力“去中國化”之動機,最後只能將“台灣”作為實現自己野心的“敲門磚”啦!冥冥之中自有報應,最後他還是難逃劫數,還不是因嚴重貪污徹底暴露而鋃鐺入獄?! 

  由於台灣特殊之政治生態和特色,以致馬英九“想統也不是,想獨也不能,想武也不行”。所以,暫時只能是“不統、不獨、不武”以“保持現狀”,其實就是“不即不離不衝動、不倫不類不鮮明”!尤其是在他的第一任期之內,不得不先從既不敏感又是關鍵的經濟上來尋求突破!如此,才有了 “外交休兵”、“兩岸三通”、 “識正書簡”以及尋求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等一些對台灣而言是比較實惠且可為自己贏得選票之謹慎動作。其實在政治上馬英九並不是不想有所作為,對“九二共識”這種折中互助包容方案他還是可以接受的,而是對風險較大的事仍是不敢為,比如“開放海峽中線”,建立軍事互信等!但是他對兩岸發展前途的認識、分析和判斷,還是對的,即所謂的“終極統一論”,也即相信兩岸終將歸於一統的。而且,可以說他是蔣經國思想體系之真正繼承者,從他對小蔣之真摯懷念中可見一斑!但是,作為台灣地區最高領導人,由於其身份和地位的特殊性和局限性,他目前所重視的只能是台灣島內有形的選票,而不是大陸方面無形的選票(顯然,對於大陸的鈔票他仍然是重視的)!所以,他是寧願暫時得罪大陸13億同胞,而不敢得罪台灣2300萬民眾的,尤其是無孔不入、善於給他亂扣高帽子的台獨分子。即使大陸肯開支票出高價,量他也不敢“賣台”呀,因為他確實也不如前二任那麼貪!還是耐心地拭目以待,讓他繼續“正視現實,開創未來”吧。 
 
  隨著大陸的崛起,“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世界上的地位也因而變得更加富裕強大,“中華民國”也就更加相形見絀了,從某種意義上講更是“名存實亡”了。這更是馬英九不得不“正視”之“現實”!所以說,希望馬先生不要再“抱殘守缺”了,因為熱愛中華民族,顯然比只是愛台灣境界更高、胸懷更大,最終還是“得民心者得天下”呀!還是“立足台灣、胸懷大陸、放眼世界”吧,為此,單從愛台出發也必須和大陸一起“建立互信、聚同化異、顧全大局、化獨漸統”,這才是真正的“正視現實,開創未來”啊!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