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最聰明的一批人,搶4萬億改造生意
http://www.CRNTT.com   2024-04-21 12:34:42


  中評社北京4月21日電/據中國企業家報導,頂級技術大拿正在湧向製造業。

  華為“天才少年”彭志輝(稚輝君)2023年3月成立智元機器人,1年時間裡獲得5次融資,最高一次獲得了超6億元,比亞迪是投資方之一,它希望引進智元的機器人革新某些生產工藝;

  另一位天才楊植麟是月之暗面的創始人,在今年2月完成10億美元的融資,創下大模型融資新紀錄,月之暗面推出的Kimi火爆網絡,月活用戶達到百萬,但楊植麟預測,大模型更多有價值的突破會產生在工業界;

  英偉達CEO黃仁勛2023年10月以3200萬美元領投了一家機器人公司,這家公司試圖用機器人技術和人工智能的最新進展來建造下一代工廠。除了創立了英偉達,黃仁勛還是個頂級科學家,今年年初,他當選美國工程院院士。

  傳統工廠確實太老了。距離1913年福特發明流水生產線已過去110年;就連雷軍造車引以為豪的“工業機械臂”也是在1954年就發明出來了;馬斯克曾設想建全自動化的超級工廠,但遭遇了產能陷阱,他不得不與自己妥協。ChatGPT興起,機器與人的界限被打破,舊有的生產體系滿足不了具身智能的生產,它呼喚新的工廠體系。

  需求從市場規模的持續增長也能窺見一二。據市場研究機構Mordor Intelligence數據,2023年全球智能工廠市場規模估計約為3231.3億美元,預計到2028年將達到5142.9億美元(約合37204億元人民幣)。

  比稚輝君和楊植麟更早,來自香港中文大學的終身教授賈佳亞更早看到智能製造的未來。賈佳亞是CV(計算機視覺)領域的頂級科學家,2019年從騰訊離開後,賈佳亞成立思謀科技,即“Smart More”的音譯——讓工廠更聰明更智能。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