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2022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http://www.CRNTT.com   2023-01-19 15:08:16


 

  細胞是生命的基本功能單元。細胞類型、定位和細胞間通訊的分析對於理解器官功能、個體發育、人類疾病和物種器官演化至關重要。

  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汪建、徐訊領導的團隊基於自主DNA納米球測序技術,研發了高精度大視場空間轉錄組技術,將認識生命的分辨率推進到了500nm的亞細胞級,相比過去同類技術,分辨率提升了200倍,視野大小提升了483倍。基於該技術華大聯合中科院、南方科技大學、華中農業大學及廣東省人民醫院等團隊在國際上首次繪制了小鼠、果蠅、斑馬魚、擬南芥和蠑螈等重要模式生物迄今為止最高精度最全面的時空基因表達數據集,並發現了過程中起關鍵調控作用的全新細胞類型。該系列成果發表後在國際上引起熱烈反響,推動成立了中國科學家主導的時空組學全球聯盟STOC,吸引了來自25個國家190餘科研團隊參與。

  本項目相關成果共計5篇論文以專題和封面文章的形式分別在Cell,Science及Developmental Cell發表。時空組學全球聯盟STOC在Cell官網同步發布。(https://www.cell.com/consortium/spatiotemporal-omics)

  二甲雙胍靶點的發現及其延緩衰老的機制闡明

  二甲雙胍不僅是治療二型糖尿病的一線藥物,臨床研究還發現,二甲雙胍具有抗腫瘤、延緩衰老等神奇功效。但是二甲雙胍上市65年來,其作用靶點始終是一個謎。

  廈門大學林聖彩團隊歷經7年的科研攻關,發現了一種稱為PEN2的蛋白質是二甲雙胍的靶蛋白。重要的是,該研究不僅發現了二甲雙胍的直接作用靶點,而且還從分子角度勾畫出了二甲雙胍行使功能的路線圖。他們還篩選到一個能模擬辟穀效應(卡路裡限制)的化學藥物(俗稱“辟穀精”),具有降糖、治療脂肪肝、延長壽命的效果;還發現了 “辟穀精”和二甲雙胍均借道先前他們發現的葡萄糖(卡路裡限制)感知通路,從而偶聯到AMPK長壽相關通路,達到治療糖尿病和脂肪肝等重大代謝性疾病以及延緩衰老等作用。二甲雙胍作用機制研究專家Kei Sakamoto和糖尿病研究專家Niels Jessen撰文指出,該發現對研發克服二甲雙胍缺陷的新型替代藥物有重要價值;AMPK領域專家David Carling撰文稱“辟穀精”為找尋已久的攻克代謝性疾病的魔法彈藥。

  該成果兩篇研究論文發表於《自然》雜誌(Nature, 2022, 603:159-165)和《自然-代謝》雜誌(Nature Metabolism, 2022, 4:1369-1401)。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