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投資增速超預期 加息或如箭在弦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18 18:14:29  



  據南方日報報道,本週二,香港中信嘉華銀行發佈了一份報告稱,“過度投資對中國仍是最大威脅,應繼續成為宏觀調控的焦點。”這份報告還指出,過度投資源於兩個企業方面的問題,一是企業獲得銀行信貸太容易,二是企業高估投資回報率。

  官方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4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同比增長了17.1%,金融機構人民幣各項貸款餘額同比增長16.5%,比上月高了0.3個百分點。

  對於拉動當前投資馬車迅猛狂跑並致使今年經濟再次面臨從“偏快”向“過熱”轉化的力量,此前由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發佈的一份報告認為,其根本原因在於房地產和出口過度增長——事實上,就在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盤踞於3%的警戒位時,貿易順差也已強勢反彈至168.8億美元。
  
  難道可行的對策還是“加息”?

  毋庸置疑的是,面對衝力十足的M2、PPI、CPI……以及投資加速、貿易順差飆升等等棘手的現實難題,政策層究竟該採取、究竟可能採取什麼樣的對策,是眼下市場各界熱切關注的焦點。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發佈的這份報告除了建議大力度調整房地產發展政策、阻止過剩流動性向房地產業高度集中外,還建議說:下一步貨幣政策的重點應該是運用利率杠杆從貨幣需求上緊縮貨幣流動性,逐步小幅加息,防止資本泡沫化的過度發展及防止國民經濟由“過快”向“過熱”轉化。

  投資界的分析師們也認為,在整體經濟保持較高速增長的情況下,這一投資增速雖然在可接受的範圍內,但仍屬偏高,因此加息等一系列調控政策或已箭在弦上。李慧勇就表示,“綜合已經出臺的數據來看,加息是箭在弦上,很可能就在這個月。”

  然而,對於“加息能否有效解決投資增速過快、乃至為紓解正在奔騰的流動性、貿易順差、人民幣升值等一連串的相關問題創造條件”這樣的疑問,專家們的觀點卻出現了分歧。

  鄭新立強調,應繼續發揮信貸和土地閘門的作用,同時運用去年新增的提高投資項目准入門檻這一杠杆性工具,三管齊下,謹防經濟由偏快走向過熱;與此同時,抓住機會促進節能環保設備的升級更新、鼓勵企業到海外進行投資、改革收入分配結構提高消費率。

  張漢亞則明確表示,對經濟增長不要太壓。對於投資的控制要通過立法,設定市場准入標準,加強合規性監管力度,而不要通過總量的行政控制,進行“上大壓小”。他提出,目前關鍵是要進行人力資源價格改革和資源價格改革,理順激勵和成本傳導關係。

  國稅總局稅收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培森不贊成適度或微調的做法,而應是進一步加大力度,強化調控,針對目前能源、環境、流動性過剩等問題,進行“同步和多種手段的有針對性的調控”。他還特別強調了稅收在其中的作用,並建議進一步降低對一些行業的出口退稅,同時考慮開徵資源保護稅和資源補償稅,並全面推行增值稅改革。

  “毫無疑問,中央政府會採取更多緊縮政策,以放緩不斷加快的投資增速。”中國建設銀行分析師趙慶明認為,除了財政和貨幣緊縮外,還可能會有更多行政和立法手段。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