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上行壓力仍大 5月或會加息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5-15 13:59:20  


  中評社廣州5月15日電/國家統計局昨日(14日)發佈的數據顯示,4月份中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CPI)同比上漲3.0%,前四個月穩定在2.8%。專家表示,由於貨幣供應政策的滯後作用、糧食價格的上漲以及資源價格改革等因素,未來CPI上行風險依然較大。部分專家認為,5月加息的可能性較大。 

  CPI上行風險依然較大 

  “4月CPI增幅尚在合理範圍之內。”國泰君安高級研究員林朝暉說:“4月份CPI增幅回落主要來源於食品和交通類價格的季節性下跌。”他表示,去年第4季度以來對物價起到主要推動作用的糧食價格在4月份基本保持穩定,因此短期內物價仍可能以穩為主,5月份CPI環比變動可能保持在零值附近,相應CPI同比增幅的中性估值約為3%。 

  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則認為,雖然從更能反映物價變動的環比情況看,CPI已連續兩月下降,但必須將今年和往年環比下降的幅度進行比較才更為合理。“前兩年三月份環比下降0.9%,而今年則是0.3%,這說明中國的通貨膨脹壓力依然巨大。”他說。 

  哈繼銘進一步分析:“去年4、5月份時貨幣增速較快,這對當前的通貨膨脹將會有推動作用。”另外,糧食價格將直接影響到食品價格,而食品價格的上漲也會間接影響其他非食品價格的上漲。 

  林朝暉表示,從中期來看,年內糧食及相應食品價格易漲難跌,同時4月份生活資料出廠價格同比增幅已率先創下本輪經濟週期以來的新高,顯示上游物價的傳導壓力,因此對通脹形勢仍不能放鬆警惕。 

  此外,中國政府也努力使用價格杠杆促進節能降耗,這說明資源價格有繼續上漲的可能性。 

  但是,相反的意見也依然存在,花旗銀行經濟學家沈明高指出,在接下來的5月份,CPI增幅會降至3%以下。“4月份,肉類、食用油、鮮蛋漲價幅度最高,而其供給增加之後,市場調節價格的作用會有所體現,會對價格產生抑制作用,使得食品的價格往下走。” 

  加息無懸念 

  據中國證券報報道,今年前四個月2.8%的CPI水平使得目前中國存款的實際利率仍然為負,這似乎成了加息最直接的理由。業內專家諸建芳認為,如果4月份投資數據表現出強勁反彈的態勢,加息將很快到來,而今年各種緊縮政策仍將交替使用。 

  哈繼銘也認為,考慮到貨幣政策的時滯等,中國目前應該馬上加息,“5月加息的可能性很大,而在7、8月份有可能進行再一次加息。” 

  沈明高則預期,央行在5月份將進行加息。“能源價格改革以及其他價格的上漲,會對通貨膨脹帶來壓力,而加息是個很重要的手段。”他還預計,年內或還有兩次提高存款準備金率。 

  對於加息之後對資本市場的影響,哈繼銘指出,生產要素價格理順之後,一些過度消耗資源、過度依賴於低廉的要素價格的企業將受到負面影響,最後反映到股價上,這類企業的盈利水平將有所下降,其股價再要大幅上漲很難得到基本面的支持,利潤增速下降,人們對股票投資的熱情就會減弱。 

  此外,從投資的機會成本來看,如果通貨膨脹高於存款利率的話,肯定會造成“存款搬家”的現象,低利率宏觀環境會造就股市泡沫,因此利率水平提高後,會使得投資行為相對理性。“這並不是說加息能一下子打壓股市價格。防止股市泡沫需要一整套政策,主要還不是靠貨幣政策。”哈繼銘說。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