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期導讀
2009年2月號,總第134期

  剛剛過去的2008年,是兩岸關係大發展、大突破、大變化的一年。蘊積了十年之久的發展、改善兩岸關係的能量在台灣政局變更之後噴薄而出,轉換成兩岸的歷史機遇和執政當局的行動力;大三通及兩岸一日生活圈的實現,就是這種動能的產物。   三通之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新階段應如何把握和進一步展開?怎樣面對和處理台灣方面提出的種種政治主張和訴求?如何規劃兩岸關係…
  (更多......)


智囊闊論
 
“胡六點”的觀察、分析和啟示 郭偉峰(香港)
站在歷史和戰略的高度 郭震遠(北京)
兩岸軍人攜手共建軍事安全互信 王衛星(北京)

思想反芻
■“兩岸一中屋頂合作共處”架構奏議
牛震(加拿大)
兩岸聚焦
■兩岸和平協議與“撤除飛彈”前提
謝明輝(台灣)
台海風雲
■評民進黨的民主
王崑義(台灣)
■從“胡六點”看中國大陸的對台戰略
林濁水(台灣)
政治觀察
■“胡六點”的政策新意與作用
嚴安林(上海)
戰略透視
■國際體系轉型與中美戰略準聯盟
孫德剛(上海)
觀察與思考
■海洋恐怖主義與中國的海運安全
李 捷(蘭州)
楊 恕(蘭州)
兩岸四地
■兩岸應儘速簽署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
鄧岱賢(台灣)
政經訪談
■創建優質、精緻的大學迎接陸生的到來
中評訪問團
■台灣客家族群的危機與轉機
羅祥喜(香港)
香港論語
■香港經濟面臨的問題與出路
劉迺強(香港)
風雲對話
■幫助香港特區政府不斷改善施政水準
劉迺強(香港)
思想者論壇
■兩岸和平統一的前景與障礙
主持人:許歷農(台灣)
評論員:王曉波(台灣)
    吳瓊恩(台灣)
    毛鑄倫(台灣)
    曾祥鐸(台灣)
    蔡 瑋(台灣)
    湯紹成(台灣)
國際視野
■歐盟:在艱難中尋求經濟轉機
裘元倫(北京)
政魅解剖
■美國政壇老將:約瑟夫·拜登
漢春偉(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