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風雲
2009年2月號,總第134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從“胡六點”看中國大陸的對台戰略
--一個民進黨員的觀點
林濁水(台灣)
前民進黨立法委員

  文化新統戰

  “胡六點”中“台灣文化可以豐富中華文化”,既承認了台灣文化的特殊性,又肯定它既不和中國文化衝突,還有正面貢獻。

  台灣文化和中國文化關係的討論在台灣開始得非常早,但大陸當局開始關心台灣文化是在1990年代中期以後的事。當時跟著國民黨右翼的路子走,對文化本土化採取負面立場。如今胡對這一個討論做了完全不同的政治性決定。

  漢文化中,台灣文化特殊性存在的爭論早在日據時代就開始了。那時爭論焦點之一是“台灣話文”和“(中國)白話文”之爭,賴和與張我軍就是當時對立雙方兩個著名的旗手。

  228事件之後,中國藝文只人士和本土文化人進行了一段時間“台灣文化的特殊性”的攻伐,這論爭隨著威權政治的確立而沉寂,直到1970年代再浴火重生,掀起了鄉土文學論戰。論戰期間國家對台語節目的進一步緊縮,台灣文史的探討發展持續被禁錮。

  直到90年代,本土化才伴隨民主化、自由化衝擊到國家政策決定,1990年代鄉土教材、母語教學的推動也在爭論中顛跮前行。

  2000年後,失去政權的國民黨在痛定思痛,對文化本土化進行批判,把文化戰略定調為“本土化就是去中國化”應予撥亂反正。過去並不在意台灣文化論爭的中國大陸,為國民黨失去政權也驚訝不已,2001年廈門大學舉辦《中華文化與兩岸關係論壇》的學術會議,批判“文化台獨”就成為會議的主軸。

  政治衝突和文化(文明)關聯,在杭亭頓教授提出文明衝突論前,早被台灣社會的權力集團運作超過半世紀了。既如此,由胡錦濤這位中國最高權力掌控者來個決策大逆轉,對台灣文化特殊性從否定變正面肯定,實在突然,以致於國民黨政府無法反應也就不意外了。

  只是這種逆轉,也並不是毫無脈絡。實可由反分裂法“兩岸既未分裂也尚未統一”,“承認台海現狀”的基本立場,延伸出來。

  在政治上承認其基礎。以流行音樂觀點說,台灣歌曲能主導中國大陸七成以上市場,若非具備一定特殊性怎會可能?這又怎能繼續否定?

  這種承認由政治掛帥的中國大陸領導人提出,當然政治意義是非常明顯的。那就是對台灣事實存在的主權仍未絲毫放鬆打擊的立場,但在文化上已尋求和解,並予以納編,以為政治的統一創造基礎。

  這一個策略顯示出中國大陸已體認到對文化上的台灣主體意識的繼續成長,已不是馬政府正名等一連串的復辟工程可以壓制下去的。所以對台灣中國從過去完全訴求中國文化的普同性,轉移到台灣文化的特殊性。這也明白地顯示其統戰對象是鎖定民進黨、綠營的群眾。

  過去綠營主張台獨的一個重要訴求正是這樣的:假使你珍惜台灣文化的特殊性,那麼你就應拒絕台灣被只訴求文化普通性而忌視特殊性的“中國”統治。胡的這一個新策略到底會收到什麼樣的政治效果,固然有待進一步評估,但胡的這一項構想卻不能不承認相較於過去在對台灣文化立場上只知跟隨國民黨的作法有相當的進步性。也因此,若認真執行,造成何種壓力,固有待評估,但民進黨恐怕不能輕率以對。

  結論

  做為1979年以來最重大的改變的新戰略,胡《反分裂法》的務實面,開啟了兩岸務實往來的階段,在2005年到2009年間諸如包機協議、小三通、乃至大三通已達相當成熟的初步協商,為2008年11月的大三通協商建立了務實的基礎。然而在此後,過度提早進入政治性進程規劃,對台戰略進程由反獨優先、統一擺在未來,調整到反獨促統並行;由政經分離、務實交流調整到政經並進,積極促統;從中美共管台海到由自己獨自管馬英九,排除所有外力干涉;由不提一國兩制,再到重推一國兩制等等做為階段戰略新進程,固以國際參與換主權讓渡,又在文化上採進步寬鬆的策略,做為對台灣主權行為的框限遠比過去嚴峻的平衡策略,恐怕不要說民進黨,連許多台灣藍軍都不易適應。至於馬政府,口頭雖有所肯定,但從反應上的遲疑上可見其心內壓力實在沈重,兩岸未來發展恐將進入較不易確定階段。

  (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