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分析|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東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設為首頁】【】【中評郵箱

中日關係應謹慎行事
  1、改善中日關係是中國“和平崛起”的必要條件之一   中日關係惡化的利害有多大?不少人把中日關係的現狀簡單歸結為大國興衰的一個必然過程,這未免太咄咄逼人,不啻是在宣佈日本的衰落。事實上,中日關係並非零和博弈,它的改善乃中國“和平崛起”的一個必要條件。 首先,中國的周邊政策近年來取得長足進展。從南亞次大陸到東南亞,中國“以鄰為友”的原則已深入人心,家喻戶曉。唯一令人擔憂的是,東北亞的中日關係卻江河日下,破壞了和平崛起的充…
日本復活軍國主義並非易事
  1、政體制度應有效制衡 軍國主義不易產生 人們普遍擔心,修訂案可能導致軍國主義在日本復活。日本軍國主義的產生有著深厚的歷史背景,當年日本是個君主帝國,天皇至上、軍人幹政、缺乏反對黨派的有效制衡是產生軍國主義的主要原因。而今天的日本已徹底改制,實行的是與許多西方國家相同的君主立憲制,其民主制度非常成熟,我們通常所說的西方國家也包括日本(指政治制度上)。今天要在日本復活軍國主義並非易事,民主政體相對不容易產生軍國主義…
草案為日本海外動武開路
  1、修改和平憲法 重興軍國主義   自民黨在11月22日正式公佈“和平憲法”修訂草案,修訂草案其實是刪除了第九條的第一、二個項目,第一項是“日本國民誠實希求以正義和秩序為基礎的國際和平,永久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和借武力威嚇和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紛爭的手段”,第二項是“為達前項目的,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它戰力,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這些條文是二戰後聯軍佔領日本,由麥克•亞瑟總部所定的,唯一目的就是防止日本軍…
日本急於修憲 意在遏制中國
  1、修憲突轉積極 背後因素有二   日本目前為什麼突然積極修改和平憲法呢?答案有兩個。一是美國由鼓勵而變成催促,二則中國的崛起速度使日本吃驚。 美國之所以催促,是因為美國扮演國際員警的角色實在吃力,在國際間用兵捉襟見肘,已成“無可用之兵”,連南韓都不肯相助,則只有日本肯聽話了,何況美國要阻止中國崛起,要在臺灣海峽扮演仲裁者,非要拉上日本不可,雙方的防衛綱領很明白地要“軍事共同行動”,那麼,不將日本憲法第九條修掉行嗎?…
急於修改憲法 日本意欲何為
  2005年11月22日,日本執政黨自民黨正式通過其憲法修改草案,該草案的核心內容是拋棄現行憲法(即所謂和平憲法)中日本不得擁有陸海空三軍等武裝力量的重要規定,擬將日本目前的“自衛隊”升格為“自衛軍”,並規定自衛軍可以為“確保國際和平而展開國際合作活動”,此意味日本在二戰結束60周年後再次擁有了憲法意義上的“軍隊”。怎樣解讀日本修憲之事,中日關係又將怎樣發展?本社匯選有關輿論,供讀者參考。(評論員:柯 冠)   一、日本急於…
國際輿論嚴詞譴責
  1、安南:要與否認納粹大屠殺行為鬥爭   聯合國秘書長安南8日發表聲明,對伊朗總統內賈德發表的懷疑納粹大屠殺事件真實性的講話表示震驚,並呼籲各國要與否認納粹大屠殺的行為作鬥爭。   安南在聲明中說,第60屆聯合國大會在上個月剛剛通過一項決議,反對任何全部或部分否認納粹大屠殺這一歷史事件的行為。安南還呼籲,聯合國所有成員國“與這類否認行為作鬥爭,並教授給國民公認的納粹大屠殺史實”。(北京新華網)   安南對內…
以色列反彈強烈
 1、內賈德言論帶有種族主義色彩   在艾哈邁迪•內賈德發出“以色列應該移到歐洲”的言論後不久,以色列官員立即對此加以嚴厲譴責,稱內賈德言論“蠻橫殘暴、甚至像出自種族主義者之口”。據美聯社報導,以色列外交部發言人馬克•雷格夫說:“很不幸的是,這已經不是伊朗總統第一次發表這種具有攻擊性的、帶有種族主義色彩的、針對猶太人的講話。我認為,任何人都應該從伊朗總統的講話中明白伊朗的真實意圖。”(北京中青網) …
內賈德出身伊朗極端保守派
  作為伊斯蘭國家,伊朗長期以來對巴勒斯坦人爭取民族解放和獨立的鬥爭持同情和支持態度,一直拒絕承認以色列,認為以色列是中東地區局勢緊張的主要根源。(北京《中國日報》)   據估計,納粹德國在1933年到1945年間殺害了600多萬猶太人。法新社認為,伊朗國家媒體經常採訪一些對大屠殺持修正主義觀點的人,這些媒體對持這種觀點的人多採取同情態度。這就是內賈德囈語的國內環境。(泰國《新中原報》)   1、此前已有過激言論 …
內賈德囈語:以色列應被移到歐洲去
  驚世之語一:納粹大屠殺數字被過分誇大   艾哈邁迪•內賈德是在穆斯林聖城麥加召開的一次伊斯蘭峰會期間說,如果西方想彌補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屠殺猶太人的過錯,那麼以色列應該被移到歐洲去。他在接受伊朗國家電視臺衛星頻道採訪時,借用一些在歐洲遭到起訴的歷史修正主義者提出的歷史觀點表示,二戰時期納粹對猶太人屠殺的數字被過分誇大。內賈德說:“歐洲國家不是都堅持認為他們曾經對猶太人進行了種族滅絕嗎?他們稱希特勒在火爐?燒死了數…
內賈德驚世反猶言論 一石激起千重浪
  曾聲稱應該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抹去”的伊朗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12月8日又有驚人言論。他說,如果西方想彌補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屠殺猶太人的過錯,那麼以色列應該被移到歐洲去。內賈德的言論引發世界輿論強烈批評,本社匯選有關言論,供讀者參考。(評論員 季 實)   一、內賈德囈語:以色列應被移到歐洲去   驚世之語一:納粹大屠殺數字被過分誇大   艾哈邁迪•內賈德是在穆斯林聖城麥加召開的一次伊斯蘭峰…
醫療改革何去何從
  1、打破公有醫院壟斷是醫改成功重要前提   對醫改的批評以及對新醫改期待的社會討論,在經歷了前一陣的短暫降溫後,因衛生部網站前天突然公佈高強部長的一次“內部講話”而重新升溫。高強強調並承諾:“將繼續深化醫改,引入社會資本,改變醫療服務基本由公立醫療機構壟斷的局面。”我們注意到,高強的講話是11月10日,正是在“天價醫療事件”尷尬公佈之際。   以往,每每輿論宣導大力培育和發展醫療服務市場,總有人站出來反對說:“因為…
醫療體制 弊端重重
  1、“550萬醫藥費”只是冰山一角 大城市的大醫院應屬管理最為規範的地方,但依然發生管理如此混亂、鯨吞如此無忌的事件,若是換了個地處偏僻、管理鬆散的醫院,恐怕更不可想像。翁文輝事件發生後,中紀委已經介入,但在水落石出之前,人們更關心的是:鯨吞出一個天價可能有人管,一點點的蠶食呢?以天價形式曝出來的畢竟只是冰山一角,整個冰山壓在患者頭上,靠什麼來消融?要是省一級的大醫院都變成了這樣,還有什麼醫院是什麼依賴的?若是沒有…
哈爾濱天價醫療費事件調查 要能為醫改提供參考
  1、傳言紛起 源於司法調查滯後   就筆者所知,哈爾濱“550萬天價醫療費”事件發生至今,至少出現了三起與調查進展情況相關的謠傳:   第一個謠傳:有媒體11月30日披露,11月下旬,中紀委、中紀委駐衛生部紀檢組、監察部駐衛生部監察局聯手組成調查組,赴哈爾濱對此事進行調查。消息一出,許多人為之一震,大家普遍寄希望于借此機會將中國醫改推向深入,進一步推動政府部門對醫療機構的監管。遺憾的是,很快就有人站出來澄清“報導與…
哈爾濱天價醫療事件堪稱典型
  1、全面展示大陸醫療痼疾   ①過度治療 重複檢查 濫用藥物   家屬稱,患者住院期間,“67天做了588次血糖分析,299次腎功能檢查,平均每天4.5次,而且每天都乘4,不知道這個4倍是什麼意思?67天做了血氣分析379次,化驗血糖輸液1692次,輸血968次……”對病人的單項檢查每天需要重複這麼多次嗎?化驗的目的是讓醫生準確地瞭解患者的病情,對症下藥。可是,醫院為了創造利潤、科室為了完成任務,在他父…
天價醫療費事件暴露中國醫療體制痼疾
  近期媒體披露的哈爾濱“天價醫療費”事件,引起社會廣泛關注。年逾古稀的退休教師翁文輝在哈爾濱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住院67天,花費住院費和外購醫藥費竟達550萬元(人民幣),平均一天2萬多,最終不治身亡。據稱這是中國“最昂貴的死亡”,這一事件透視出當前中國醫療體制和監管機制中存在的種種弊端。中國的醫療體制如何改革?政府是否可以從中汲取一些教訓呢?本社匯選有關輿論,供讀者參考。(評論員:柯 冠)   一、哈爾濱天價醫療事件堪稱典型…
中央將更注重環境保護
  1、中央將更注重環境保護   全國人大環資委委員蔣承菘指出,過去中國的官員基本上是終身制,如果受到處分也多是由於貪污、腐化等個人問題,因工作失誤受處罰的官員極少,在環保領域更是如此。解振華是中國因環境污染事件被解職的最高級官員,此這充分說明中央對環境保護工作和建設法制政府的高度重視。(中新網)   2、向唯GDP論者敲響警鐘   中國的環境保護在一些官員眼中一直是發展中的次要問題,為了所謂政績,一些地方以環…
官員不能再做“太平官”
  1、領導幹部要更新觀念   2日在北京開班的第四期全國新聞發言人培訓班上,中央外宣辦主任、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蔡武就松花江污染事件表示,政府官員特別是各級各部門的領導幹部要更新觀念,“不能遇事再捂著”。他表示,“如果在正規的管道沒有權威的資訊發佈,必然會有旁門左道或者虛假的消息冒出來。我們應主動、及時發佈社會關注的重大問題特別是突發事件,以引導輿論,搶佔話語的主導權。”(北京《新京報》)   2、官員不能再做“太平…
引咎辭職須制度化
  1、官員引咎辭職還須厘清責任   對於清楚松花江水污染事件來龍去脈的民眾而言,最為關心的並不是一位正部級官員的辭職結果,而是這位元官員引咎辭職的邏輯。自從非典疫情引爆中國的官員問責以來,眾人已經熟知,高官的引咎辭職更多的乃是一種政治倫理要求,即有負選民所望與政府所寄、內疚於心而不堪再任的表示。但這種引咎辭職,也往往將抽象的領導不力責任與具體的處理不當責任混為一體。 而中央通報所言,乃是官方第一次認定國家環保總局作為主管…
解振華引咎辭職行為可贊
  1、 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解振華的引咎辭職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說在意料之中,是因為11月13日吉林石化公司雙苯廠發生爆炸事故後,對松花江領域水環境和沿途群眾生產生活造成了嚴重影響,按照問責的要求,不僅應該對事故的直接責任者要嚴厲追查責任,對負有領導、督察責任的各級政府部門也應該有個說法;說出乎意料,則是在這起重大事故中,國家環保總局的工作雖然存在“重視不夠、估計不足”的失誤,但畢竟不是直接的事故責任…
解振華引咎辭職 官場問責制進一步完善
  因松花江發生重大污染事件,中國國家環保總局局長解振華提出辭職。輿論認為解振華的引咎辭職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說意料之中,是因為按照問責的要求,對負有領導、督察責任的各級政府部門也應該有個說法;說出乎意料,則是解振華第一個引咎辭職,打破了人們熟悉的自下而上的問責次序。不過,謝振華引咎辭職也表明大陸官場問責制得到進一步完善。(評論員:季 實)   一、謝振華引咎辭職行為可贊   1、 既在意料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
   共4275條﹐第212/214頁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跳轉至第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