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   
首頁|頭條|焦點|大陸|臺灣|港澳|國際|美國|兩岸|華人|經濟|財經|軍情|社會
人物|文萃|圖片|文化|娛樂|評論|社評|快評|分析|專論|網評|外電|智庫|智囊
專題|專訪|專頁|周邊|東亞|出版|編譯|網書|數據|動態|電訊|名家|記者|簡介
  
設為首頁】【】【中評郵箱
中評智庫網-大陸專家學者

中評智庫網-大陸專家學者
田飛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

  
特朗普主義、拜登時代與中美關係的回調預期 (2020-12-25 00:12:57)
  在多重張力下,中美關係的回調與緩和仍充滿不確定性,特朗普主義的政治遺產和拜登時代的政策回調將共同作用於後選舉的中美關係與世界體系。中美關係將產生一種“差異再平衡”效應,在經貿領域延續全球化的適度合作關係,但在意識形態和人權、民主等價值觀領域的鬥爭將更加激烈。中國應當以堅定的內部市場經濟、民主法治...
香港民主派的政治迷失:“李柱銘現象”解析 (2020-08-31 00:14:41)
  因為觀念與情感上的“國家”缺位,李柱銘在每一階段的政治思考和行動中都表現出了非常強烈的機會主義特徵,而“民主”為他的全部機會主義行為提供了非常淺表化的道德合法性掩護。一切為了“民主”,而不是建立對國家最基本的忠誠和認同,成為李柱銘同行之下的香港民主道路“坎坎坷坷”的關鍵性精神根源。這裡的“民主”...
完全統一是兩岸關係最高憲制原則 (2020-06-29 00:08:56)
  兩岸的完全統一並不排斥甚至日益依賴“非和平方式”,這就意味著我們對台工作的戰略判斷、制度調整、技術儲備與國際公關等方面必須提出更高要求,也需要更加從容靈活地對兩岸人民進行積極說理和動員,創造最有利於“最小代價”完成兩岸統一及“最有創造性”開展統一後轉型正義與精細治理的制度、政策與管治人才基礎。如...
多重風險治理大考中的民族復興之路 (2020-03-28 00:06:44)
  2018年以來,中國的復興之路面臨著來自三個相關維度的治理大考:第一,全球治理維度,2018年3月開始的中美貿易戰確定了中美競爭秩序的基本框架,也刺激中國對全球治理提供更完備的知識與制度公共品,強化與世界各主要經濟體的深度經貿合作,並藉助“一帶一路”擴展中國的經濟戰略域外空間和資源,形成一種多層...
反修例運動與兩制融合難題 (2019-08-17 00:16:01)
  此次反修例運動再次暴露了央港關係深層次結構性矛盾並未真正解決,香港在回歸22年之際依然是嚴格的“制度離島”,“一國兩制”的全面準確實施依然面臨嚴峻挑戰。香港反對派佔領立法會並成功癱瘓立法,則進一步塑造了香港社會運動的歷史記錄和巔峰體驗。循此演化,今後的23條立法、國民教育條例等絕無可能順利通過。...
主場統一是民族復興的理性選擇 (2019-05-31 00:13:43)
  主場統一,是一種以我為主、融合發展、創造條件、積極協商、尋機實現政治與憲制突破的和平統一新思維。從十九大報告、惠台31條、居住證、國際空間圍堵、軍事力量展現等諸多論述與行為中可以清晰解讀出來這種主動性。當然,最為集中體現“主場統一”新思維的則是2019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
“一國兩制”是改革開放的第一杠杆 (2018-12-23 00:15:17)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京會見港澳各界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訪問團,對港澳在國家改革開放中的獨特貢獻及其可持續性作出了高度肯定及具有戰略性的未來規劃。這表明,新時代“一國兩制”有了更加明確的國家理性自覺,有了通過國家戰略及港澳實踐推動“兩制”向“一國”回溯性建構與認同的基本共識。這意味著“一國兩制”作為改...
港獨魔咒與香港法治的“戴耀廷難題” (2018-07-09 00:24:52)
  占中運動不僅是香港泛民主派之“民主回歸論”的極限發揮,更是香港法治權威性由盛轉衰的分水嶺。這種盛衰變奏,不是指香港法治喪失基本的規制能力,而是指香港的“違法性禁忌”被打破,公義理由可以支持違法,運動無罪,造反有理,法治進入了一個與“泛政治”氛圍相糾纏的複雜時段。戴耀廷將“公民抗命”引入香港,自身...
七警案、特赦論與香港司法改革 (2017-08-25 19:11:49)
  2017年初,香港區域法院的“七警案”判決引發社會各界熱議,影響力甚至超過了同期宣判的前特首曾蔭權公職失當案。根據該案判決,“七警”涉嫌觸犯“襲擊致造成身體傷害罪”,判處兩年監禁並不得保釋。“七警案”發生於2014年佔中期間,是警隊小組在佔中一線執法過程中過當使用暴力的濫權事件。若無佔中背景,此...
田飛龍:港青年國際視野和競爭意願雙重衰退 (2016-06-30 00:34:59)
  中評社香港6月30日電(記者 蘭忠偉)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助理教授,全國港澳研究會會員田飛龍在出席城市大學論壇時表示,香港的傳統精神與核心價值觀是獅子山精神,是愛拼才會贏,但近年來香港的競爭力和競爭精神似乎有所衰退。青年人似乎更願意迷信民主化和社會抗爭是唯一出路,而不願意從自...
共28條﹐第2/3頁   首頁   上一頁 下一頁   尾頁 跳轉至第
首頁 | 港澳新聞 | 國際時事 | 兩岸專區 | 軍事聚焦 | 評論世界 | 財經視角 | 文萃大觀 | 中評電訊 | 時事專題
關於我們 | 中評動態 | 招聘人才 | 聯系方式 | 鏈接方式 | 中評律師 | 驗證記者証 | 免責條款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   © Copyright 中國評論通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