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印太新地緣戰略下日本地位與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21-08-09 00:03:17  


 
  第二,外交領域。綜觀菅義偉涉華言行,其憑藉“重新定義”中日關係應對世情、選情;迎合輿情、民情的意圖明顯。即是說,在無力成功舉辦奧運、戰勝疫情、提振經濟的大前提下,炒作“中國問題”成為其為數不多的勝選籌碼。這就意味著至少在選舉結束之前,日本將保持甚至強化對華強硬、施壓態勢,通過搬弄是非、挑撥離間等手段破壞中國外部環境。這不僅會導致本就脆弱敏感的中日雙邊關係持續惡化,也會對地區局勢及區域合作造成惡劣影響。在外交領域,抵禦對衝、化解攻勢將成為未來對日外交工作的重點。

  第三,經貿、科技領域。以確保產業鏈穩定、防止可軍用民用技術外洩等“安全問題”為由,日本正積極配合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構建對華技術、貿易包圍圈。姑且不論這種觸及中日關係“壓艙石”的舉動本身代表著日本對華政策已處於“撕破臉”狀態,未來中日經貿關係或走向以非高科技產品為主的“局部脫鈎”時代,難以維持既有“政冷經熱”前提下的雙向依賴局面。換言之,通過對華貿易,日本袛希望獲取經濟利益,而不願因此得罪美國,或使得中國進一步提升在科技等領域的水平及影響力。在經貿、科技領域,需警惕日本的牽制與掣肘。

  近年來,在習近平外交思想的引領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不斷開創新局面、取得新成就,以人類命運共同體、“一帶一路”合作倡議為代表的中國外交理念得到越來越多國家及其民眾的支持,成為中國同世界各國開展友好合作的思想基礎。毫無疑問,中國願意在一個中國原則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同包括日本在內的世界各國發展友好合作關係。面對本就在結構性矛盾、歷史恩怨等複雜因素共同作用下敏感又脆弱、近來再度在“印太”新地緣戰略背景下出現反復的中日關係,借用習近平主席2014年11月10日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來華出席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時所作的論斷,其中的是非曲直無疑是清楚的。對於“為滿足阻遏中國崛起復興的一己之私,甘願仰人鼻息,充當美國的戰略附庸,不惜背信棄義、破壞中日關係,不惜引狼入室、出賣本地區整體利益”的日本,在未來處理兩國關係的過程中,唯有聽其言、觀其行,才能行穩致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