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中評智庫:大陸十四五規劃與台灣的機會

http://www.CRNTT.com   2021-07-26 00:03:58  


 
  五、結語

  (一)由於中國現代化是國家現代化的新模式,引發西方,特別是自認為“天選之國”的美國的巨大焦慮和不安,所以美國傾其全力、無所不用其極地要遏制中國,這是當今中國外在環境最大挑戰。而目前台灣官方全力配合美國,這是兩岸關係惡化的重要原因,因而也是中國“和平統一”的嚴峻考驗。在此情況下,台灣官方必然是對台灣的“機會”,處處設障礙,時時給刁難,因而,台灣人民,特別是台灣青年必須從將來看現在,著眼自己的前途,關心自己的未來,抓住自己的“機遇”,才能贏得自己的未來。

  (二)當前和平促統的政策,顯然不易在島內獲得共嗚。所以“機會”的提供,自然應該以赴陸的台胞、留陸的台胞、在陸的台胞為對象,以實效達到“口耳相傳”的效果;但如果更積極些,在當下台灣疫情十分嚴峻,百姓望疫苗心切的情況下,是否思考立即出台“泡泡疫苗注射團”辦法,或其他切實可行又兼顧大陸同胞安全的便宜之舉措,就可實惠台灣民眾,彰顯兩岸人民一體照顧的初心。

  (三)當前兩岸關係令人憂心,從戰術看,和平統一的機會已經越來越渺茫;然而,如果袛有戰術,則必然受制於台灣的挑釁,被“台獨”的節奏所帶動,進入美帝的圈套和陷阱。所謂“兩岸關係的主導權和主動權”,必須表現為中華民族的戰略主導和戰術主動。從戰略規劃來看,和平統一無疑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選項,“規劃和綱要”結合了中國“和平崛起”的國家努力,“和平統一”的民族需要,在形勢主動權和主導權有自信的情況下,提供台灣人民“解放自我”、“發展自我”和“提升自我”的機會。剩下的就要看台灣人民能否“真覺悟,善把握”此一機遇了。

  (四)從中國崛起的多年論述來看,當代中國人所追求和塑造的和平,應該是不同於帝國主義的和平。帝國主義的和平袛有兩種,一是把敵人消滅了,袛有統治者和不反抗的被統治者的和平;另一種是均勢之下,不得不妥協的和平。此類的和平,有武力均衡、利益均衡、恐佈均衡,此類和平是不信任的和平,有防備的和平,是爾虞我詐的和平,袛是僵持、袛是暫時,袛是焦慮。而中國人如今的和平是相互擁有的融合式和平,是相互嵌入、理解的融入式和平,是相互依賴、相互領悟的共同體式的和平,這應該是康德所想要的“永久和平”。這種不同思考的“和平”,是西方人不可能消滅敵人的和平並存,到轉變敵人為合作朋友的和平互利,再昇華至共同體的與自己心平氣順的和平的全新嚐試。當然這是需要耐心、需要信心,也不保證一定成功,但是對比資本主義、帝國主義所造成的亂局,有著5000年文化,正在接近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人依然應該努力嚐試。對世界都如此,何況兩岸小局乎!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