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智庫雜誌:多思維視角觀察兩岸持續和平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15-10-10 00:12:32  


 
  綜上所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提出,抓住了兩岸民心,符合兩岸關係發展的潮流和趨勢,成為兩岸共同發展的最大公約數。因此,實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兩岸同胞的共同利益所系、共同責任所在。當前,在推動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過程中,應使兩岸交流合作向“三中一青”(中小企業、中南部、中低收入戶和青年)傾斜,使更多台灣基層民眾都能夠從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中受益,從而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支持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的民意基礎,這對兩岸關係而言更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簡言之,推動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的宗旨就是深化兩岸利益融合、共創兩岸互利雙贏,最終是為了增進兩岸同胞福祉。

  社會資本: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的關鍵角色

  一般認為,社會資本是指個體或團體之間的關聯——社會網絡、互惠性規範和由此產生的信任,是人們在社會結構中所處的位置給他們帶來的無形資源,且這種資源一旦被行動者擁有和利用,便能夠創造現實價值,有助於行動者目標的實現。儘管目前學術界對於社會資本的概念還沒有統一的定義,但大多數學者都認為,“信任”是社會資本的基礎,是社會資本最重要的內涵和表現形式。就兩岸關係而言,社會資本是在兩岸民間交流交往過程中形成的有機聯繫之紐帶,如信任、規範及網絡等,它在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中始終扮演著關鍵的角色。

  首先,以兩岸互信為基礎的社會資本是推動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的基本條件。目前兩岸之間的基本信任關係尚未堅實地建立起來,原因固然有兩岸公權力之間在兩岸高階政治議題上的巨大分歧導致的互相不信任,但社會資本的稀缺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有鑑於此,兩岸公權力部門應充分重視社會資本在推動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中的角色功能,不應對兩岸民間、社團交流做太多尤其是制度方面的限制,遏制兩岸民眾的創造性和積極性。“雙方可以考慮在兩岸事務層面對公權力的活動領域進行主動的戰略收縮,讓兩岸民間社會的力量走到前台,發揮民間社會內在的創造力和自我約束力,處理目前公權力部門尚不便直接治理或難以直接治理的民間事務,以免出現因公權力不及造成的真空和失序。”③通過鼓勵、支持和促進兩岸民間的交流交往,有助於奠定善意和互信的基礎,使兩岸民眾從相互認識進入相互理解,從相互理解到相互認同,以此增進彼此之間的相互信任。簡言之,要保持壯大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勢頭,要推動兩岸關係持續和平發展,以兩岸互信為基礎的社會資本是不可或缺的基本條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