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共建相互包容的一體化亞太經濟夥伴關係

http://www.CRNTT.com   2014-11-11 09:39:39  


不論國際形勢怎樣變化,中國始終在踐行包容性增長,并為亞太相互包容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做出了積極貢獻。
  中評社北京11月11日訊/正在北京舉行的主題為“共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係”的APEC第22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有推動區域經濟一體化;促進經濟創新發展、改革與增長;加強全方位基礎設施和互聯互通建設三大議題。如果將這三大議題綜合起來考慮的話,似可概括為面向未來的亞太夥伴關係就是相互包容的區域經濟一體化關係。

  上海證券報發表中國人民銀行鄭州培訓學院教授王勇文章稱,近年來,包容性增長成為全球輿論熱點。

  從全球視野看,包容性增長尋求的是社會和經濟協調發展以及可持續發展,讓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強調投資和貿易自由化,反對投資和貿易保護主義;注重全球經濟在經濟增長過程中保持平衡發展以及社會穩定等等,所以,廣受世界各國的推崇,同時這也是全球經濟新一輪復甦所追求的目標。而這次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正要商討推動亞太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實現路徑,實際上也是探求亞太實現包容性增長的具體實踐。

  不過,亞太包容性增長強調在實現亞太經濟一體化過程中應當做到相互包容,這並不容易。APEC的21個成員國國情不同、經濟發達程度不同、經濟和金融政策也不一致。特別是當前,同為APEC成員的美國經濟復甦強勁,正在退出QE,並醞釀在不久的將來加息;而日本卻因經濟依然萎靡不振而加碼新一輪的QE,將每年基礎貨幣的寬鬆規模擴大至80萬億日元,同時還增加年度日本政府購債規模30萬億日元;而APEC中的新興市場經濟體成員國大都經濟下行壓力增大,如俄羅斯在國際能源價格一路下行的打擊下經濟不振但通脹壓力更高,面臨加息與降息雙重困境。俄央行10月31日宣布將基準利率從8%大幅上調至9.5%的加息幅度遠超市場預期。

  文章分析,世界經濟一體化包括全球經濟一體化與區域經濟一體化兩種形式,前者通過在全球多邊貿易談判中削減各種關稅、非關稅壁壘和制定多邊貿易規則來實現世界範圍的貿易自由化和經濟一體化,後者則通過地區性優惠貿易安排和建立經濟集團實現成員國之間的貿易自由化和經濟一體化,兩者的目的有一定程度的重合,但區域經濟一體化畢竟是地區性的,地域界限會妨礙成員國貿易的更大發展和資源的最優配置。所以,無論是在WTO多邊貿易體制下還是APEC範圍內的多個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很可能會造成多個區域經濟合作組織各說各話的局面,這可能會背離APEC精神和WTO規則。

  目前區域經濟一體化的合作平台或者渠道,主要有簽署雙邊自由貿易協定,TPP(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REC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等次區域平台上開展經貿合作,利用APEC會議這樣的泛區域平台進行一系列的經貿協商三種。毋庸諱言,在這些平台或渠道上,中美之間肯定存在競爭。比如美國現在主要的注意力就放在其主導的TPP上,對中國積極推動的亞太自由貿易區(FTAAP)設定時間表持保留意見。

  但不論國際形勢怎樣變化,中國始終在踐行包容性增長,並為亞太相互包容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做出了積極貢獻。比如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時,中國在辦好自己事情的同時,致力於應對危機的國際行動,成為穩定世界經濟、反對貿易保護主義、推動國際金融體系改革的重要力量,是包容性增長的積極倡導者,更是包容性增長的積極實踐者。據商務部數據,從2005年到今年上半年,吸收中國投資排名前10位的經濟體中有6個是APEC成員,總額超過2000億美元。預計未來10年中國對外投資將達1.25萬億美元。今年前三季度,中國境內投資者共對全球152個國家和地區的4475家境外企業直接投資,累計投資749.6億美元,同比增長21.6%。同期,中國境內投資者實現非金融類對外直接投資97.9億美元,同比增長90.5%。中國對外投資將超過吸收的外資而成為淨對外投資國的趨勢已明朗。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