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實現包容性增長須去經濟增長的GDP化

http://www.CRNTT.com   2010-10-11 08:29:53  


包容性增長,這一新概念將對未來5年、甚至更遠的發展產生深刻影響。
  中評社北京10月11日訊/最近,胡錦濤在第五屆亞太經合組織人力資源開發部長級會議開幕式上的致辭中提到“包容性增長”一詞,引起了熱議。有評論說,“包容性增長”將會列入中國即將到來的第十二個五年規劃,並成為“十二五規劃”的一個指導思想。

  “包容性增長”這一概念是亞行在2007年8月的一次研討會上提出來的。按照亞行的解釋,所謂“包容性增長”(inclusivegrowth),指的的是社會和經濟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它與單純追求經濟增長相對立,倡導一種機會平等的增長,其最基本的含義是公平合理地分享經濟增長。從這一內容來看,它與我們近年來一直所倡導的協調發展、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等等,並無太大區別。

  學習時報刊登餘聞文章表示,亞行之所以提出這一概念,主要是著眼於國家與國家發展的不平衡以及國家內部的發展不平衡。從前者來說,窮國與富國所享受的經濟全球化和經濟發展成果是不一樣的。從後者來說,不同人群對經濟增長和公共服務的分享也是不一樣的。所以,亞行才會指出,要讓更多的人享受全球化成果,讓弱勢群體得到保護,加強中小企業和個人能力建設,在經濟增長過程中保持平衡;與此同時,強調投資和貿易自由化,反對投資和貿易保護主義,重視社會穩定;並把它們概括為“包容性增長”的幾個特征。

  文章稱,全球要實現亞行所說的“包容性增長”,在後危機的今天,尤其難。因為許多國家都是“以鄰為壑”,只想獨享全球化和經濟發展的收益,而不想分享負擔,甚至把危機轉嫁給別人。這在此輪金融危機的救市中明顯地表現出來了。它的後果就是造成全球貧富的分配不均,窮國愈窮,富國愈富。從一國內部來說,由於存在一個行使強制力的政府,理論而言,可以解決這種貧富兩極分化的現象,使全體民眾共享經濟增長的好處。但實際能否達到,則要看這個國家實行什麼樣的經濟社會發展方略及所採取的政策措施,內部不同利益群體的發育、發展及博弈情況等。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