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焦點專題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自貿區負面清單的國家意義

http://www.CRNTT.com   2014-06-23 08:25:46  


  中評社北京6月23日訊/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2014年“負面清單”不久將推出。與此同時,中美雙邊投資協定的談判也已緊鑼密鼓地進行到第13輪談判。

  上海證券報發表復旦大學高級律師學院副院長龔柏華文章稱,上海自貿試驗區的“負面清單”修改需對接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

  “負面清單”要“高仿”

  中美雙邊投資協定談判中的模式和理念

  文章表示,上海自貿試驗區不單純是上海的自貿試驗區,還肩負著中國改革試驗的重任。上海自貿試驗區建立一個重要背景動因是對將來中美雙邊投資協定的“負面清單”談判模式“先試先行”。因此,在修改推進上海自貿試驗區的“負面清單”時,有必要主動對接中美雙邊投資協定的談判。

  在2013年7月舉行的中美第五次戰略與經濟對話期間,中國同意以“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談判模式與美國進行投資協定的實質性談判。

  由於目前中國在外資投資管理上實際採取設立階段 “正面清單”審批的國民待遇,因此,如果按照目前中美已經達成的談判模式,中國現有的外資准入體制將面臨重大調整。“負面清單”外資管理模式對中國政府談判來說增加了難度,不僅需要仔細梳理現行的不符措施,而且還要前瞻性想象未來施政空間。在談判過程中還要拿出經過細致措辭的清單,考慮前後呼應的體系性例外架構。中央政府亟需國內有塊“改革的試驗田”。

  上海自貿試驗區的“負面清單”是中國國內地方政府的規範性文件,本身不產生國家間雙邊條約的約束力,可以自主調整其內容,包括增減負面清單中的內容。但是,考慮到上海自貿試驗區“負面清單”的背景目的,因而在實踐中又要“高仿”中美雙邊投資協定的“負面清單”的模式和理念,這樣才能達到“先試先行”的效果。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